李永芳聽到潛龍的喊話,心裏明白這是潛龍的鐵騎有後撤的意思。其實,李永芳當初投降也是不願傷害城中老百姓之意為主。就是自己戰死又有什麼呢。
“將軍百戰死!”李永芳明白這個道理。
李永芳有些恍然起來,就在這個時候潛龍把自己所領的百餘人分成若幹小隊,護送著老百姓一步步退出遼陽城。
李永芳看著潛龍向後撤出,為了防止潛龍的鐵騎反撲,步步緊逼過來。潛龍退一步他進一步,潛龍退出遼陽城,李永芳組合起清兵和舊部,堅持在遼陽城中,潛龍一時受到阻,隻好繼續後撤。
潛龍一方麵要護送老百姓,一方麵受阻於城東,隻好指揮著鐵騎暫時後撤出了遼陽城。
熊倜跟隨著潛龍一起撤出遼陽城,護送著老百姓來到三岔河邊過河。三岔河沿岸布置有遼兵的軍營,過了河就是西平堡,那裏有遼軍信守。
從遼陽城中撤出很多老百姓,這一帶老百姓暫時是安全的,老百姓一邊過河一邊拉著鐵騎軍感謝著,還有一些青壯年要加入鐵騎,熊總兵一邊指揮著過河一邊招收那些願意留下的老百姓充入鐵騎軍。
熊倜和潛龍站在三岔河邊,述說著離別後的事情。熊倜看著跟隨潛龍的好多人是自己認識的,也有一些自己不認得。聽潛龍說起,這些人大多是戚家軍,也有一些遼陽、沈陽等失陷以後的散兵。
潛龍聽到熊家軍走上了遼東戰場,自己不是皇子的身份已經算是真相大白,也不願意繼續留在京城。
潛龍放棄皇宮的生涯,走上了保家為國的另一條路,來到遼東找到熊家軍,熊家軍早年跟隨戚繼光,其實是戚家軍的一部分。
熊家軍到了遼東又收編了一些散兵,這樣這支鐵騎即不是熊家軍也不是戚家軍,大家都稱這支戰鬥在遼東的鐵騎直接就是“遼東鐵騎”,這就是以後的遼東鐵騎一部分。
戚繼光的治軍思想極為先進,以東亞最先進的武器裝備部隊,後膛的神威將軍炮、佛郎機炮、大口徑的加農炮發熕,還有鳥銃、倭刀、鐵甲,戚家軍的裝備絕對是東亞第一、世界前列。
而戚家軍作為一支地方軍隊,其火器的先進程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機營。
遼東鐵騎是一支兵力並不很多、但戰鬥力相當強的騎兵隊。後來有了這支鐵騎馳騁在遼東同努爾哈赤周旋,努爾哈赤一時也沒有繼續進軍。不過,努爾哈赤善於心計,明的不成又用暗的,派出大量的奸細在河西活動。
老百姓過了三岔河,熊倜和潛龍正在話別,潛龍要率領鐵騎殺回三岔河東岸,熊倜要回去找祁秉忠的部隊。
潛龍看著熊倜,心中有許多說不完的話,流露出不舍的神情說:“弟弟,跟我一起在遼東打努爾哈赤,這也是保家為國。”
“哥哥,惜日熊倜要隱居山林,哥哥勸我為國效力。我這次來遼東,本意也是要找到哥哥一起為國效力。”熊倜摸了一下懷中掏出那封楊漣給熊廷弼的信,“哥哥有一天見到熊大人,幫我遞給他吧。”
潛龍沒有接信,他搖搖頭說:“我要殺回河東,熊廷弼在三海關。”
兩人正說著朝廷的一些事,阿爾斯冷從三岔河西騎著馬走了過來。
“熊大人,你可回來了。”熊倜看到阿爾斯冷來了,知道他是從北京城回來,急忙問著消息。
阿爾斯冷告訴熊倜他把王化貞部署的軍事圖和戰略計劃送到京城,京城有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和。
王化貞上折子:河設立六所軍營,每營設置參將一人,守備一人,各自畫地分守。西平、鎮武、柳河、盤山等要害地分別設立防哨。不日將用六萬人進攻努爾哈赤都城,大可一舉收回河東失陷之地。
此議報上後,熊廷弼不以為然,上書說:河麵狹窄不可靠,城堡太小難容駐兵,現在隻應牢牢地守住廣寧。如果分兵在河上駐守,部隊分散力量就弱小了。敵人用輕騎兵偷偷渡過河來,專攻一所營房,我軍力量必然不支。一營潰敗,其他各營就都會敗,西平等地的防哨也不能守住。河邊隻適於設立遊擊隊,輪番出入,使敵人莫知淺深,不該屯聚一處,給敵人乘隙襲擊的機會。
熊廷弼的奏章交上後,明熹宗下詔表揚了他。
恰好禦史方震孺也說防河有六條不可靠的地方,加上熊倜等的折子,王化貞的建議就此作罷了。
王化貞的計策未被采納,進攻努爾哈赤都城的計劃也取消了。祁秉忠退回三岔河以後,兩萬人馬全部住紮在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