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 一鼓作氣(2 / 2)

如果王化貞手中的十多萬軍隊全集結在廣寧,努爾哈赤攻擊我軍的糧草,糧草出了問題,這十多萬人怎麼打仗。

反過來,我軍沿河布防,可以同廣寧形成相互依靠。如果,努爾哈赤偷襲山岔河沿岸,廣寧可以出兵救援。反過來,如果努爾哈赤攻城,沿河的軍隊可以和廣寧形成對努爾哈赤的夾擊。

“唉!”熊倜站了起來,長歎一聲,“也許,我壞事了。”

熊倜走出軍帳,看著天色。

天邊已經有了亮光,遼東的天亮得很早,大概不到卯時,天就大亮了。

熊倜是個心急之人,想到自己上書給皇上主守,一時又擔憂起來。

遼東兩員大將,熊廷弼和王化貞的觀點本來就不和,王化貞主戰,熊廷弼主守。各地遼東的將士也是兩種觀點。

這兩種觀點各有千秋,隻是這兩種觀點不統一,勢力會對遼東戰局不利。

熊倜向前走了幾步,四下望望,最後把目光盯在出廣寧城向京城的方向。

從遼東到京城快馬也要走三、五天,折子還要在朝中延誤幾天,這樣一去一來,真是誤事啊!

熊倜焦慮地想著,他在想:要等到朝廷的意見下來,在戰,已經失去戰機。要是不等到朝廷的批示下來,就出擊,那更是聖命不敢違抗。

朝廷的批示又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要是朝廷批示不準出擊,主守。可是,守衛廣寧城的兵已經動用了六萬,加上沿河布置的六個軍營,留下守廣寧的兵士不多,廣寧城勢必造成空虛之勢。

要是努爾哈赤得到這個信息,利用兵力分散這個空隙,後果不堪回想。

第二種:要是朝廷批示主戰,已經擱置那麼長的時間,我軍的鬥誌已經失去了最佳時機。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熊倜一隻手握拳打在另一隻手心之中,“勝敗乃一瞬間之事,戰機不可失。”

熊倜想到這心想若要主動出擊不能再等朝廷的批示了。萬一朝廷不批,廣寧就危險了。

熊倜快步來到祁秉忠的軍帳,祁秉忠的軍帳燈火通明,祁秉忠在準備出征,他已經接到王化貞出戰的軍令,隻等到朝廷的批示下來。

熊倜的到來讓祁秉忠有些意外,祁秉忠手中拿著一隻筆,在桌子上畫著出戰的線路。

看到熊倜走了進來,他放下手中準備出征的作戰圖,問:“熊大人,深夜還不睡覺,可是有什麼新的想法?”

熊倜點點頭,也沒客氣什麼,就對祁秉忠說了自己的想法。“祁將軍,要打,我們就要早一些出擊,打得努爾哈赤措手不及。”

“我也有此想法。”祁秉忠指著桌子上的軍用圖,“山岔河以東幾乎讓努爾哈赤占去,眼下努爾哈赤還沒有站穩,我軍要盡快出擊,一鼓作氣。”

熊倜左手握著拳打在右手的手心上說:“對!要打,就得一鼓作氣。”

“可眼下朝廷的批示還沒有下達,最快也有十多天才能收到回複。要是不批主戰,還不能打。”祁秉忠擔憂地說著,兩隻濃黑的眉毛緊鎖著眉頭。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熊倜大聲地說著。

祁秉忠衡量著熊倜的話,想著。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原則。

曆來明君聖主,隻要是頭腦清醒者,對於征戰在外的將帥,隻是遙相節製、賦予將領充分的自主權,而非“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地幹預前線兵務。

實驗下來,結果往往是前者得勝,後者敗北。

將帥是君主使命的執行者,用兵打仗在外,戰場上的情況複雜多變,因此君主根本不可能對戰場形勢得到及時有效的信息。

將帥在外領兵作戰,根據戰況具體分析,對於君主的一些不合乎戰術要求的命令可以不聽從。

這正是從變化的角度出發,提倡軍事將領用兵不能因循守舊,一成不變,要靈活機製地處理各種問題,凡是以大局為重,對無關緊要的或者對全局沒有實際意義的抉擇,堅決不予以執行。慎重地實施方案是取得勝利的基本要求。

王化貞主戰,在孤軍守住廣寧城之時,主動出擊,攻打努爾哈赤確實不失為一條戰機。祁秉忠也深知一鼓作氣的道理。

熊倜看著祁秉忠猶豫不決,又對祁秉忠說著:“如再請命,怕是會貽誤戰機了。”

“安有千裏而請戰者乎?”祁秉忠突然大聲地說著。

曆史的動蕩再次給祁秉忠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他決定按照王化貞的主戰思想,出擊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