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倜跟隨熊延弼來到遼東。
熊廷弼到任後,逮捕了準備逃跑的知州李尚皓;斬殺逃將劉遇節等,以求穩定軍心。前遼東經略楊鎬被熊廷弼逮解進京下獄,前遼東總兵李如柏(李成梁之子,薩爾滸大敗中唯一沒有被殲滅的一路總兵)被召回北京後自殺。
熊倜對熊延弼的做法十分讚成,心中也很相信這個將軍一定能夠把遼東收複。
夏夜的風暖暖地吹著,皎潔的月光灑在大地上。
熊倜匆匆地走向熊延弼的大帳。
“大人,召屬下有何事?”熊倜給熊延弼行了個禮說。
熊延弼正埋著頭看遼東的地圖,聽到熊倜來了,頭都不抬,用手招呼熊倜說:“來來來。跟我一起分析一下遼東的形式,我正想找個人商量。”
熊倜一聽有些發愣,自從來到遼東之後熊延弼一直都對自己不冷不熱的,沒想到今天熊延弼居然讓他一起討論遼東的形式,這讓熊倜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來來來!愣在哪幹什麼?”熊延弼抬頭看著熊倜還站在那一動不動,又叫喊道。
“噢!”熊倜急忙走過去。
熊延弼指著地圖說:“你看,如今開原已經失守,有幾個地方還是比較重要的。清河,撫順這些地方還是比較重要的,我打算派兵去鎮守這幾個路口。”
“將軍,我覺得光派兵鎮守是不行的。”
“那你的意思是?”熊延弼疑惑地看著熊倜。
“我在開原的時候聽老百姓說過,李成梁在的時候,努爾哈赤之所以不敢侵犯,就是因為他們全民皆兵,時時刻刻都準備著。我認為……”
熊倜說出了自己對守城的觀點,並提出了幾點建議。
他認為之前遼東各個城池因為戰亂,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現在應該把城池修補好,畢竟城池是堵住敵人的第一道防線。
城池的修補也不用讓老百姓去修複,讓士兵就可以。這樣一來可以免去百姓的勞役之苦,而來,士兵也可以多加強訓練體力。
這樣不是說百姓就沒有事情可做了。
老百姓要開荒種地,保證前線糧食的供給。行軍打仗,糧食補給不足乃是軍中大忌,會動搖軍心。
在閑時,百姓也要操練起來,不能讓老百姓手無縛雞之力,也適當發給他們一定的兵器。以防偷襲的時候,百姓也有防備能力。
其次,除了操練士兵之外,還要加強他們的武器。遼東一帶本來就盛產鐵礦,加緊開發出來,好製造兵器。
努爾哈赤的部隊,騎射技術很好,士兵們一般都用大刀。漢軍的兵器大部分隻有劍和槍。
針對這一點,可以多打造一些武器,讓士兵選擇自己適合的兵器,這樣打起仗來,不會因為兵器礙手而影響自己的戰鬥力。
此外,針對努爾哈赤騎兵很厲害這一點,可以製作用箭射不透的盔甲,提高盔甲的質量。
“用箭射不透的盔甲?”熊延弼聽到熊倜這話有些莫名其妙。他疑惑地詢問道:“這個怎麼製作。”
“我聽說遼東的岫岩盛產玉石,我們可以在盔甲裏麵,士兵心髒的位置用玉石再補一層,這樣就會好一點。如果,玉石的分量充足,可以給每個士兵做一件玉衣。”
“你這個想法……”熊延弼遲疑了一下繼續說:“是什麼時候想到的。”
“屬下就是剛才才想到的。其實,我也不敢肯定,這個辦法可行。但是想了總比不想好,做了總比不做好。”熊倜低著頭,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