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大丈夫豈能不忍(1 / 3)

熊倜早早來到皇宮,走到太和殿前,看見太和殿宮門大開,方從哲和一群大臣站在大殿上。

熊倜知道眾人都在期待著明神宗上朝。

昨天連夜明神宗派出楊鎬赴遼,君臣都已經知曉。

明神宗決定出戰的消息在宮中暗暗傳遍。接下來排兵布將,湊齊糧草,軍晌等等一係列的大事,君臣都在等著明神宗的召見。

看看太陽已經升到老高,宮中記時的標杆在地上投下的影子已經消失,皇上身邊的公公來說皇上今天身體不適,不能上朝。

國家戰事吃緊,皇上還是不上朝,大臣們麵麵相覷,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的幹脆甩甩手,無可奈何地長歎一聲回家了,有的還是不願意離去,糾纏著太監繼續問皇上的事情,有的自己圍成一圈,揣摩聖意。

遼東局勢瞬息萬變,留下來的大臣們紛紛議論著。

此時,正為明神宗“虛心接受,堅決不改”態度而頭痛的方從哲,亦倍感邊事日重。

方從哲又拿出寫好的奏折,自己一人往皇上的上書房快步走去。他心裏知道不會那麼容易就能見到皇上,如果見到皇上他一定要簡短地把自己的話說出來。

他一邊走一邊在心中默默地念著奏折上他要說的話。

奏折奏言:“軍國重事,斷非病夫綿力所能承擔,茲者邊報紛紜,日繁聖聽,如臣寡昧,何能運一籌、決一策,以紓九重霄旰之憂。”

方從哲奏言中還說道:希望能夠去位讓賢,並以補閣臣、補大僚、補言官、發帑金四事以請。

方從哲來到皇上的乾清宮,果然如他所料,吃了個閉門餐,被內侍公公攔下。

方從哲看見熊倜也站在乾清宮宮門前,表情嚴肅地徘徊著,估計他也被皇上拒之門外了。

他聽說皇上召見了熊倜一次,鄭貴妃和皇後又紛紛召見了熊倜一次,皇上就很快速地把楊鎬派到遼東去了。此事的端由,熊倜必定知道。

“熊大人!”他急忙走過去。

熊倜一看是方從哲,眉頭一皺,最近他是怎麼了,找自己的人還真不少。他本想笑著回應他,可是,實在是笑不起來,勉強地問了一句:“方大人有什麼事嗎?”

熊倜的話還沒有說完,方從哲就把熊倜拉來到背靜處悄悄問話:“熊大人,皇上對遼東戰事有何安排,為何派楊鎬出遼東,你可知一二?”

熊倜也是一臉的茫然說:“方大人,我也多日不見皇上之麵了。”

“熊大人,你就不要瞞老夫了。老夫知道皇上在派楊鎬出征之前,曾經召見過你。恕老夫直言,是不是你向皇上舉薦楊鎬的?”方從哲疑惑地看著熊倜,口氣中有一絲責備的語氣。

“什麼?我舉薦的。”熊倜一臉不高興地看著方從哲,“我怎麼可能讓他去。”

“那是……”方從哲學還想繼續探尋什麼。

熊倜直接回話說:“方大人啊,在這件事情上你就不要再追問我了。我也有很多的無可奈何啊。”

“唉!”方從哲歎息一聲,搖了搖頭,抱著個折子站在乾清宮宮門前繼續等候著。

夕陽西下。

熊倜抱著“悠然”從宮中走了出來,悶悶不樂。

一連幾天,熊倜都是這樣。

每天早上都他抱著出征的決心去到皇宮,等到傍晚,又抱著“悠然”從宮中悶悶不樂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