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仁道之劍(2 / 3)

他們在這裏發現了鑄劍所需的神鐵(鐵母)和聖水(冰冷的泉水)。歐冶子在這裏住下後,辟地設爐,用了三年的時間,終於煉成。

同時也鑄造了,時世上五大名劍是: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湛盧名列第一。

此劍可讓頭發及鋒而逝,鐵近刃如泥,舉世無可匹者。

有詩曰:“十年雲臥湛盧下。鬥間瞻氣有雙龍,人間何處問歐冶?歐冶一去幾春秋,湛盧之劍亦悠悠。”

傳說歐冶子煉成寶劍後,為測其性能,揮起寶劍朝巨石砍去,巨石轟然裂開。

“這劍確實很神奇,不過我覺得跟之前那幾把劍差不多。”熊倜聽完這個故事,一定都不震驚。他已經聽了八個這樣類似的故事。

什麼事情聽多了,就不覺得稀奇了。

“這劍在十大名劍中位列第二,並不隻是因為他一劍揮落巨石分。”逍遙子很嚴肅地說。

“那是為什麼?”熊倜又好奇地看著逍遙子。

“湛盧是一把劍,更是一隻眼睛。湛盧,湛湛然而黑色也。盧在古意裏也有黑色的意思。”

“原來是這個意思,我還以為就是那座山的意思。”熊倜摸著腦袋,一臉的不好意思。

逍遙子繼續說:“這把通體黑色、渾然無跡的長劍讓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鋒利,而是它的寬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蒼一隻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視著君王、諸侯的一舉一動。”

逍遙子說著加重語氣繼續說道:“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熊倜聽到這,似乎聽出這劍裏麵的道理。他繼續很認真地聽著逍遙子繼續敘說關於這把劍的故事。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戰亂不斷。交戰各方為了增強戰鬥力,紛紛選派國內的能工巧匠,研製克敵製勝的武器。

相傳湛瀘劍出爐之後,為越王所得,後傳至越王勾踐,因勾踐戰敗,無奈之下把湛瀘劍進貢給了吳王夫差。

然而吳王無道,湛瀘劍竟自行離開,飛至當世名君楚王身邊。

楚昭王臥於宮中,睡得迷迷糊糊的,忽然感覺枕畔有寒光,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他床邊忽然出現一把寶劍,這光就是從這寶劍中發出來的。

他馬上召相劍者風胡子入宮,把劍拿給他看。

風胡子看完劍之後大驚說:“君王何從得此劍?”

昭王說:“寡人臥覺,得之於枕畔,不知此劍何名?”

風胡子說:“此劍名叫‘湛盧,是吳中劍師歐冶子所鑄,昔日越王鑄名劍五口,吳王壽夢聞而求之,越王乃獻其三,曰‘魚腸,‘磐郢,‘湛盧。

‘魚腸以刺王僚,‘磐郢以送亡女,惟‘湛盧之劍在焉。臣聞此劍乃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然人君行逆理之事,其劍即出。

此劍所在之國,其國祚必綿遠昌熾,今吳王弑王僚自立,又坑殺萬人,以葬其女,吳人非怨,故‘湛盧之劍,去無道而就有道也!”

昭王大悅,即佩於身,以為至寶,宣示國人,以為天瑞。

從此,湛盧劍便化為正義與仁德的代表,所謂仁者無敵,湛盧劍是一把仁道之劍。

“師父,你的意思是這個寶劍會飛,會自己找到他的主人?”熊倜聽著,臉上又出現了驚訝地神情。

逍遙子點了點頭,又繼續說:“而且還不隻飛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