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旅行的意義(1 / 1)

旅行的意義

卷首語

作者:張明

如果生活的要意在於追求幸福,那麼,除卻旅行,還有什麼能更具有代表性呢?做旅遊這十幾年,我去過很多地方,看過不同的人和事,旅行帶給我很多思索。恰巧我又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我常希望一次簡單的旅行能帶來更多精神層麵的東西,旅行可以像一麵鏡子,照出你臉上的雀斑或者美人痣。

幾年前我到歐洲旅遊,記得是在德國,早上六點鍾,在大多數人還在夢鄉的時候,我走出酒店晨練。歐洲人口本來就不多,六點鍾的大街上沒有行人隻有車輛,在一個十字路口,我發現了一個和國內迥然不同的景象:僅有的一輛車麵對紅燈,安靜地等待著,盡管它的前後、左右沒有任何車輛。這讓我很是吃驚,倘若在國內,車估計早跑沒影了。接著,在我過馬路時,一輛正常行駛的車輛在我旁邊戛然而止,我示意車先過,車子卻死活不肯動,車內的老外很友好地向我擺手。這讓我感慨良多,在國內哪能遇得到“車讓人”的情形,估計這會兒早被司機罵上了。

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一個中國小夥在歐洲駕車,車上載著心儀的歐洲女友,遇到紅燈時他加足油門衝了過去,女友立即要求下車“Say bye bye”,“紅燈都敢闖”的堅決不要;等小夥子回國後,行駛在中國的大街上,車上載著美麗的中國美眉,再遇紅燈,小夥不敢輕舉妄動,靜靜等待,不曾想女友再次憤然下車,“紅燈都不敢闖”的男人堅決不要。

笑話的確讓人哭笑不得,不過也確實讓人反思,同樣存在的製度就看你去不去遵守,這就是文化。但是回頭想想,如果在中國都是車讓人,恐怕車子就寸步難行了,因為中國人口確實太多了,這就是國情。慢慢來吧,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再說加油站。歐洲的加油站和國內的不同。在國內,加油站的建築物高大宏偉、氣宇軒昂,但走近看很多地方卻不盡如人意——汽油的味道很濃,工作人員的微笑“值千金”,比“漲勢喜人”的油價還貴。歐洲的加油站則不同,每個加油站都是一個小的西餐廳。在倫敦通往曼徹斯特的高速公路旁,有一家用紅磚搭建的加油站,隻有一層高,但卻有玻璃櫥窗,從那裏可以俯瞰下方的高速公路以及路旁一望無垠的原野。我們到達的時候,餐館裏燈火通明,溫暖舒適,牆上掛著咖啡杯、糕點和漢堡的巨幅照片,一位女招待正在給自動飲料機添加飲料,服務人員熱情的微笑始終掛在臉上。這幅畫麵讓疲憊了一天的心頓時安靜了下來。簡單地點了餐,找個靠窗的位子坐下,恍兮惚兮你會覺得這是在國內某個五星級酒店的西餐廳。這讓我想起了《旅行的邀約》中的一句話:這裏是一個充滿秩序、美麗、靜謐和活色生香的世界。

最近去北京,路過河北吳橋、滄州一帶的加油站,發現加油站內有了中式的快餐店、購物中心。以前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進的衛生間,也開始變得不再難聞。出門一看,上麵標注著“五星級”、“四星級”服務區的招牌。中國確實在進步。

雷蒙德在《鄉村與城市》一書中曾提到:十八世紀以來,人類的了解與反思不再源於社群活動,而是來自於人們漂泊的經驗。中國有句話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作為一個旅遊人,我真心希望我的客人能在屬於他的旅途中收獲美景並找到心靈的落腳點。“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在所有令人不得不煩的廣告語中,我獨愛此句。

(本文作者山東嘉華文化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