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自己壓力很大,總是某名奇妙地感到空虛、煩躁,動不動就衝家人、朋友和同事發脾氣,做事也總是不計後果。這樣的狀態,顯得自己很不理性,也很讓周圍的人頭疼、反感……我到底該怎麼辦呢?”
或許,這段話說出了我們許多人的心聲。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煩心事,如果我們能過處理的好,那麼就一切順利;如果處理不好,我們就隻能在上述情境中不斷徘徊而無法自拔!
我們總是說:七分理性做事,三分感性做人。一旦我們出現上述狀況,我們的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就會發生混亂,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更不知道該如何改變這種現狀。
一個好鬥的武士要與禪師辯論天堂和地獄的意義。但是,禪師根本就不屑與其辯論,還出言不遜地說:“你隻不過是一個跳梁小醜罷了,根本就不值得我枉費心機與你論道!”
聽了禪師的話,武士異常惱怒,於是拔劍欲刺禪師。可是,禪師並不躲避,隻是緩緩地說道:“此乃地獄也。”武士先是大驚,忽而頓悟。於是納劍入鞘,拜謝禪師的點化。看到武士的此種行為,禪師又開口說道:“此即天堂”。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天堂和地獄就在你的一念之間。而左右你的念想的,就是你的理智。當你陷入憤怒喪失理智的時候,就會如這位武士一般,拔劍而起;當你走出憤怒重獲理智的時候,就會如這位武士一般,納劍入鞘。
現代社會,是一個各方麵都高速運轉的快節奏社會。因此,在“快”中我們的情緒往往會變得沸騰起來。這樣,我們在麵對愛情、工作、事業、人際關係的時候,就會難免表現的比較狂躁。這時,我們就會喪失理性的思維,身不由己的做出一些瘋狂的事情。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這是一個充滿貶義的詞語。當我們被別人說成是“感情用事”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說了某些不理智的話,或者做了某些不理智的事。可是,當別人給我們這樣點出來的時候,我們不僅不會收斂,反而還會把“感情用事”發展到極致!如此一來,我們就陷入了“感情用事”的怪圈——越是脾氣不好,越容易感情用事;越是感情用事,越喪失理智。結果,我們的一切,都被自己的感情用事毀滅了……
想扭轉自己的感情用事,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本書中,筆者把感情用事的行為分別在情愛、管理、決策、處世、說話和經商這六個內容裏,做了舉例分析和闡述。最重要的是,本書還針對各個場景中的感情用事行為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您對照自己的行為,查找到解決感情用事的實用方法。因此,不想讓自己的人生敗在感情用事上的人,就趕快拿起這本書,去尋找通向成功的金鑰匙吧!
柏拉圖說:理性,是靈魂中最高貴的因素。一個缺乏理性的人,就會變得非常糟糕,不管你的外在條件有多麼的優秀,也不管你有多麼高超的能力,一旦喪失了理智,你的靈魂中就喪失了最耀眼的氣質。所以,不要再固執地感情用事了,讓自己理智一點,我們才能創造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