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全麵推行清潔生產(1 / 1)

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汙染、提高資源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汙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清潔生產又稱“無公害工藝”和“少廢無廢工藝”。清潔生產的主要內涵是“三清潔”,即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材料,采用清潔的生產過程、生產清潔的產品。

一、推行清潔生產的目的

促進清潔生產,減少和避免汙染物的產生,保護和改善企業生產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使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包裝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的途徑主要是清潔產品和清潔工藝兩個方麵

前者指根據汙染預防的宗旨設計無毒無害、可回收利用、可處置、可重新加工的清潔產品;後者則指在生產過程中最大限度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量和毒性,建立起從原料投入到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市場閉合圈。在目前科技發展水平條件下,工業原料經過加工後,全部變成產品而不產生廢料或物料流失的工藝還不多,因此包裝企業目前推進清潔生產,宜於先易後難,先從單個的每一工序、每一流程著手,通過革新工藝和設備,減少廢物量和毒性,改善勞動條件,必要時也可采用末端治理“三廢”的技術。

三、企業在推行清潔生產和進行技術改造過程中,應采取如下措施

(1)采用無毒、無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嚴重的原料。

(2)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汙染物產生量少的工藝和設備,替代資源利用率低、汙染物產生量多的工藝和設備。

(3)對生產過程中的廢物、廢水和餘熱等進行綜合利用或者循環利用。

(4)采用能夠達到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汙染物排放標準和汙染物排放總量控製指標的汙染防治技術。

(5)產品和產品包裝的設計,應當考慮其在生命周期中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影響。優先選擇無毒、無害、易於降解或者便於回收利用的方案。

企業對產品進行合理的、適度的綠色包裝,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和包裝廢棄物的產生。

(6)企業應當在經濟技術可行條件下,對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餘熱等自行回收利用,或者轉讓給有條件的其他企業和個人進行利用,變廢為寶。

(7)生產、銷售被國家列入強製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的企業,必須在產品報廢和包裝物使用後,由企業和相關部門對該產品和包裝物進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