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包裝指的是企業為一時的經濟利益驅動而過度投資於產品的包裝,造成對產品的過分包裝。其表現形式如下:層次過多、材料過當、結構設計過當、表麵裝潢過度、包裝功能過剩、包裝成本過高、用高檔的生活日用品進行包裝等。通常是指用於包裝的材料及材料的價值與商品本身相比過多或過分。
目前,發達國家為解決包裝汙染、節約資源,把改革過度包裝作為通向綠色包裝、實施循環經濟的一個途徑。英國開展“包裝是剝掉的東西”的活動,號召不再追求過度包裝:日本是一個十分講究禮儀的國家,目前也開始時興簡易包裝,以節約包裝的材料和費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認為“過度包裝就是汙染環境”,在過度消耗資源的同時,還產生了大量汙染。在加拿大市場上,50%的液體牛奶用塑料袋包裝,每年減少3000t固體肥料。我國北京、上海等城市及香港地區在日用品銷售上也開始使用簡易包裝,以降低成本和減少環境汙染。總之,過度包裝從材料本身來說不一定含有影響環境的有毒物質,但從節省資源、減少包裝廢棄物來說提倡不過度包裝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