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8 尋找風口是農民心態(1 / 1)

■許小年

宏觀經濟現在按照中央政府的講法是進入了新常態,我的理解是政府不再追求過去過高的GDP增長速度,不再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維持GDP的增長。中國經濟的增長如果不靠政府政策靠什麼?曆史經驗表明,政府政策隻能短期地發揮作用,而且短期作用所帶來的後果是相當負麵的,經濟增長要靠改革釋放紅利。

在新常態下,企業家要把對經濟增長的預期放低,要學會在高增長的時期企業能夠很快地發展;在低增長的時候,要能夠生存下來,並且能在不太有利的宏觀環境下把自己的企業做得更好。實際上,雖然這麼多年來我教的是宏觀經濟學,但我個人感覺宏觀經濟和企業的經營管理並沒有太大關係。

如果一個企業家認為宏觀經濟不好,企業就做不好,那麼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企業家。認為隻有外部形勢好的時候才能做好企業,那麼就把企業家降到了農民的水平上,把做企業看作是靠天吃飯。

我認為這樣的企業家不合格,是農民心態,天不好就沒有收成。何況農業現在都不是這個狀態了,現代農業不管旱澇,都要保證收成,企業更是如此。

作為一個企業家不必因為宏觀形勢的好而喜,不必因為宏觀形勢的差而憂,專注把自己的企業做好,學會在逆境中生存,學會在逆境中發展,就像航海一樣,不能期望永遠是順風順水,逆風逆水的時候照樣要行船。

我認為社會上對宏觀政策的關注是過度的,宏觀政策對一個優秀企業的影響沒有那麼大。一個優秀企業的成長發展不是看企業家能不能判斷宏觀形勢,能不能踩準政策點,而是要看企業戰略的製定是否合適,商業模式能不能適應市場需求,企業管理效率能不能在同行中出類拔萃,能不能有很良好的公司文化,凝聚員工一起為一個共同目標來奮鬥,這些都是好企業最基本的因素,而不是說你踩好了宏觀的點就能辦好企業。這種機會主義的心理在當前的情況下是阻礙企業渡過難關的一大障礙,所以我希望企業家拋棄機會主義心態。

最近有一句話叫做隻要找準了風口連豬都可以飛到天上去,這是非常典型的機會主義心態。如果有這樣的觀念,那麼它會阻礙企業在自身競爭力打造和提高方麵所做的努力,因為大家全都找風口去了,都希望變成一隻幸運的豬飛上去。

有同學問過我,說教授你怎麼看這句話?我說你要是把你自己降到豬的水平上,我跟你就沒有話好談了。馬雲說得更好,風停了怎麼辦,風停了首先摔到地上的,就是那些機會主義的豬。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去找風口,而要做能自己製造大風的企業,自己作為弄潮兒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把企業不斷推向新的高度。

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要去看GDP,有一些和經濟增長關係比較密切的行業,比如大宗商品,比如金屬原材料,市場供需關係和宏觀經濟比較密切,所以不看不行。但是很多企業,比如製造業、消費品、醫療衛生和老百姓的生活有關的企業,跟GDP沒什麼直接關聯,你沒有必要看。

即使那些和GDP關聯比較大的行業,跟宏觀形勢關係比較密切的企業也應該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高上,而不是天天看天氣預報,預測一下明天是不是刮風下雨。明天刮風下雨你就不出門了嗎?天氣預報可以看,但是不要指著天氣預報吃飯。

在宏觀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做實體經濟的企業要咬緊牙關熬下去,做企業永遠是謹慎經營,留夠自己的安全邊際。

如果天氣預報是明天下雨,你就出門帶把傘,至於帶什麼樣的傘,帶多長時間,各個企業都不一樣。在經濟增速放慢的時候,企業家手裏的這把傘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現金,現金儲備要留夠,要準備好過冬。現金儲備是企業過冬的幹糧。

爭取在比較差的情況下,企業的現金不會斷流。當然最重要的是企業家自己觀念的轉變,不要再靠天吃飯了,不要再機會主義地找各種各樣的風口,踏踏實實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強化,這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