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吳三桂的決定(2 / 3)

宋友亮有用指關節敲擊桌麵,說道:“此外,君恩方才說李自成能與普通小兵同吃同住,深得軍心。甚至還聽說與劉宗敏兄弟相稱,與此等將領則情同手足,經常手挽手一起散步。這種情誼無疑使李自成難以行使君主的權威。帶兵的人都知道,慈不帶兵,要帶兵,先立威。錦衣衛來報,說李自成曾讓劉宗敏在追餉的時候不要殺人太多,你們猜劉宗敏怎麼回答:皇帝之權歸你,拷掠之威歸我。”

眾人聞言都是啞然失笑。

“最後,就是李自成忽視了地方的建設,李自成在襄陽建立中央政權前後派譴官員到湖廣一些州縣,向政權建設邁出了第一步,在此之後,理應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清除這些地方政權存在的破壞因素,使之成為自己可能的依托之地。也可作為軍事失利時的後備立足之地,然而,李自成卻沒有,對此掉以輕心,不加重視,而率主力向陝西、山西、北京挺進,這叫孤軍深入。再有李自成受降了大明的一些降將,還是讓他們繼續原地鎮守。隻要李自成在前線吃一個打敗仗,他們就會像袁紹在官渡慘敗後的河北一樣,紛紛倒戈。”

劉體純、田見秀、張鼐等人都是李自成舊部,一聽宋友亮分析出來李自成那麼多缺點和軟肋,都是默然無語,心想還好自己站對了陣營。

周國卿聽了宋友亮的分析,心中豁然開朗,他說道:“大將軍,那咱們事不宜遲,即日發兵吧!”

“發兵?”宋友亮笑笑,“還不到時候,咱們還要等一個人!”

“大將軍說的是吳三桂吧?”李信笑道。

“不錯~~山海關橫亙在咱們麵前,如果吳三桂不站到我們這邊來,我就叫追隨先帝而去!”潘玉柱說道。

宋友亮莞爾,笑道:“你放心,不出半個月,吳三桂就會主動前來歸順,這些日子大夥兒好好準備準備,我們隨時都會入關。”

“得令~”眾將轟然應諾。

且說當初收到聖旨前去勤王的吳三桂到達距京師不遠的豐潤時,傳來了北京城陷落的消息。於是他下令部隊返回山海關駐紮。

吳三桂恰似無所依傍的浮萍迷惘飄蕩。就在這無所沉浮的波濤中,他思念著自己心愛的人兒,一想到她的命運,他的心中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那個人就是陳圓圓。

“難道真的要出事?不,不會……還是先別猜,說不定沒人能找到她,她命大……”吳三桂這幾天心跳的非常厲害,右眼的眼皮也挑個不停。破天荒頭一遭,吳三桂在大軍進退維穀的危險處境下,竟然不去想如何進退,而是一腦子陳圓圓,他甚至沒有想到母親與家族會如何……

相約如夢,誓言如風。

吳三桂不能沒有陳圓圓,若圓圓有個三長兩短,我將……我將怎麼辦呢?

吳三桂依然在想著陳圓圓。

三天後,細作從北京帶回了父親的書信。

“三桂我兒,大順軍陷城,為父與眾臣已歸降。家中無事,陳圓圓亦平安無事。兒可準備投降大順,但須觀大順如何待明室降將。”

占領了北京的李自成將吳三桂的家人扣為人質,並讓吳三桂的父親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如若歸降大順,不僅可以搭救一家人的性命,還可官封王侯。隨信一同送到吳三桂軍營的還有白銀萬兩,黃金千兩。

吳三桂並沒有像他曾經的戰友白廣恩和唐通那樣立刻投降,這位年方三十出頭的名將經過幾天反複考慮,決定先試探一下部將們的想法。於是在一個例行公事的碰頭會上,吳三桂突然將國破帝亡、今後何去何從的問題拋了出來。眾部將猜不透他的意思,均沉默不語。吳三桂又說,現在闖王的使者已經來了,我們是殺了他們還是歡迎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