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險些著了道(1 / 3)

鼇拜不是穆裏瑪,根本不會做死要麵子活受罪的事,見明軍發動反攻,便立刻傳令建奴步兵回撤,而兩翼的精銳鐵騎則開始緩緩地移動,準備等明軍一到開闊地,就給明軍來個側麵衝擊。

不過,明軍見建奴撤退過了鎮江山,進入了開闊地,便也不再追趕,而是退回原地。

“宋友亮~”鼇拜騎著高頭大馬,眼見建奴步兵亂哄哄地逃回來,卻沒有絲毫的惱怒,隻是眼珠不斷地滾動,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塞本特說道:“叔叔,南蠻子的火器能守不能攻,我們不應該進攻南蠻子的營地或者壁壘,而應該在南蠻子行軍的時候殺他個措手不及。”

“你和穆裏瑪不是試過了嗎?”鼇拜說道。

塞本特說道:“那不一樣,那時南蠻子和我們擠在一條海邊和山丘之間的狹長地帶,我們的騎兵優勢發揮不出來~現在從這裏去到鎮江堡,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再沒山地,咱們的騎兵不論鐵器還是輕騎,都能發揮來去如風的本領~”

鼇拜想了想,笑道:“你的想法確實有些道理,橫豎我們在這裏也大不了勝仗,不如就放明軍出穀~”

“喳~!”

鼇拜在扔下兩千多具屍體之後,撤回了鎮江堡。

鼇拜撤退之後,宋友亮率領明軍繼續向寬甸方向前進,期間在沒有建奴大股部隊出現,但是十幾人,二十幾人為一組的輕騎卻神出鬼沒,如潛在水裏的吃人鱷魚一樣。有時半夜朝明軍營地射幾隻響箭,有時在明軍營地附近點幾堆篝火。如果明軍的營地靠近灌木叢,建奴便從上風處順風放火等等。

這些騷擾雖然沒有對明軍造成多大的損失,但是卻使得明軍各個精神高度緊張,宋友亮也不例外。這種騷擾隨著明軍離鎮江堡越來越近而變得愈加頻繁,宋友亮確信,決戰的地點肯定就是鎮江堡。

在這樣的騷擾下,宋友亮依舊“義無反顧”地走向鎮江堡。大明崇禎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一直緩緩行軍的明軍終於到達了鎮江堡南麵不到五裏的黃泥甸附近。黃泥甸是沼澤化草甸,是在地勢低窪、排水不暢、土壤過分潮濕、通透性不良等環境條件下發育起來的。

宋友亮催動戰馬走進草甸,“籲~”宋友亮胯下的戰馬一聲長嘶,打著響鼻很不自然地在又軟又爛的草甸裏打轉。

“駕~”宋友亮一麵勒住馬頭,試圖讓戰馬跑起來,但是軟、爛的草甸使得戰馬十分難受,根本無法奔跑,宋友亮便一麵引著戰馬緩緩地走出草甸,一麵摸著下巴思考著什麼。

“報~~”一個明軍小兵大叫著打斷了宋友亮的思緒,“報軍門,建奴大軍來襲~”

“多少人馬?”被打斷地宋友亮有些不高興。

小卒答道:“少說有三萬~”

“三萬?”宋友亮這才拋開不愉快,喃喃道:“看來建奴是差不多傾巢而出了~”宋友亮當即大聲道:“傳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迎敵。”

“得令~”小卒趕緊拍馬前去傳令。

傳令的小卒還沒離開宋友亮的視線,宋友亮便看到北麵、西麵、南麵三個方向塵土滾滾,無數隆隆的馬蹄聲和呐喊聲,一起奔湧而來,似要將被圍在核心的明軍一口鯨吞。

“速促那~~哇~~”剽悍的建奴鐵甲騎兵這次充當起了前鋒部隊,他們每個人手裏都握著一張弓,但是卻沒有帶箭囊,他們的任務就是朝明軍的重甲步兵射出一箭,然後連人帶馬衝擊明軍的步兵方陣,盡可能在明軍的針線上撕開一個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