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一見這五個字,立即龍顏大變,在震怒之中,又兼有幾分醋味。他氣憤地用手指著田貴妃,大行申飭,他憤怒地問她:“這……這……這是,這是什麼……什麼?”
田貴妃戰戰驚驚跪在地下,一個勁地說道:“臣妾該死!臣妾該死!這是小太監送來的,臣妾並未細看這些小字寫的是什麼,乞皇上息怒,乞皇上息怒~”
崇禎皇帝不等田貴妃把話說完,便霍地站起來,把那一雙繡鞋扔在地上,拂袖而去。
這田貴妃呢,連驚帶嚇,一陣頭暈,便倒在地上……從此之後,她便一病不起。
且說這崇禎皇帝懷著一腔怒氣,走出承乾宮之後,一路疾步,不一會兒便來到周皇後住的坤寧宮。
周皇後見崇禎皇帝一臉不快,心想可能是湖廣或遼東方麵又有敗報,便慢慢說道:“陛下不可整日為那賊寇煩惱,剿賊也好,東虜也好,都不是一天兩天即可解決的。陛下切不可過於愁慮,致傷聖體。”
崇禎皇帝搖搖頭,說道:“現在,朕不是為湖廣的闖賊生氣,而是朕的身邊,朕的身邊……大臣瀆職貪墨,受賄行賄,而且~而且竟然還~通內~甚至通到了朕的枕邊~~”
崇禎皇帝氣衝衝地說到這裏,停下來,稍喘了會兒粗氣之後,才把周延儒“通內”的事向周皇後詳述了一遍。說完,他還發誓要降旨,把周延儒革職查辦。
周皇後聽了崇禎皇帝說的,連忙起身勸道:“皇上千萬不可!千萬不可!這件事太褻瀆聖上了,倘若一旦傳揚出去,於朝廷和皇上的麵子上太難堪了。還請皇上陛下暫時息怒。這周延儒縱然真的不是好東西,也須容忍幾天,另尋一個岔子,再行將他治罪。到那時,即使將他處死,也與此醜無關,不露痕跡。”
崇禎皇帝點點頭,沉思不語。
不過,還沒等崇禎皇帝思考出來怎麼處置周延儒,崇禎十五年十月十日早上五更,邊關便傳來攻破薊州,隨時可能攻打京城的消息。北京城隨即關閉各處城門戒嚴。於是十一、十二兩日北京無警。周延儒以為情況被自己料中,還曾因此大為得意。那知道到了十三日早晨,清軍卻突然發兵南下,一時間“畿輔左右,獸駭禽飛”,北京守軍趕緊閉門自守。
崇禎皇帝大怒,心想這已經是東虜第五次打到自己家門口了,他怒道:“邊將不足恃,邊撫無可依,更恨郵牒無聞,塘報不發,兩撫一鎮,統統給我下獄~”於是首先把永平、順天兩府巡撫馬成名、潘永圖處死,二人被斬西市。至於那一鎮,指的是駐守密雲的唐通。但是唐通手底下也有萬餘兵馬,最後崇禎還是沒能處置他。
緊接著,崇禎又召集群臣,宣布了一個重大消息:禦駕親征。
群成嘩然。
周延儒慌忙勸阻,並表示自己願意代替皇帝親征。崇禎冷笑一聲,說:“我剛算過一卦,此刻正是出師的良機。先生要是真的願意去,就立刻出發。出宮門以後就往東走,一定不要向西轉。”周延儒的家在宮門西邊,他離開皇宮後,連家也沒敢回就親征去了。
周延儒率著大隊精兵強將出北京,出征隨行大臣四名:禦史蔣拱宸、兵部職方郎中尹民興、兵科方士亮、戶部劉嘉績。在到了通州,他就停下不走了。
皇上命周延儒出京邀擊清軍,他又何以剛出北京就不走了呢?
原來這周延儒在通州得了唐通、劉澤清、劉良佐、高傑四個大門生。他把那四鎮大將全都收作了自己門生。大明朝的首輔大臣收了四位兵鎮一方的大將為學生,這自然是件大事情,自然是要受拜師大禮的。於是他帶著四大臣先去四鎮大將那裏輪流吃拜師酒席,然後又帶四位門生去四大臣處輪流吃祝賀酒席,等拜師祝賀的客席都吃完了,自然還要還禮。於是他又做東,從四鎮的場地起一直做到四大臣的場地,這一來就至少花去十六天,正好這時候又來了其他四鎮勤王兵馬,於是又繼續輪流主客相請、還請。喝酒還不免有喝多的時候,因此自然間中還需要休息個幾天。如此一來,一個月時間便輕易過去了。一個月後,清軍主動退出關外,周延儒凱旋回京。據說,崇禎皇帝拉著他的手慰勞備至。
沒有幾天,周延儒謊報軍情、欺蒙皇帝的報告便陸續由駱養性送到了皇帝手中。而且還犯有“通內”大罪。於是,立即命令錦衣衛將周延儒從家鄉抓回京城,勒令自盡。當時,駱養性前去傳旨兼驗屍,他怕周延儒不死,還用一顆大鐵釘釘進了前首相的腦門。
處死了周延儒之後,崇禎忽然想到宋友亮和洪承疇的兵馬為什麼按兵不動?為什麼事先沒有一點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