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誰才是國家的蛀蟲?(2 / 2)

“來人呐,煙袋!”皇太極說道。

“喳~”立刻有小太監將一杆金煙袋雙手遞到皇太極麵前,“恩~這朝鮮產的煙葉就是有勁道!”皇太極在陣陣煙霧中繼續構思他入主中原的美夢。

插橋湖畔,一片悠揚、歡快的歌聲伴隨著跳動的火苗和銀魚的香味傳進每一個人的耳朵裏。

“倒垃圾~~倒垃圾~~快來到垃圾!”

以崔浩一為首的一班朝鮮士兵一麵手舞足蹈,一麵唱著歡快的朝鮮民歌。

“倒垃圾?這是什麼歌?”宋友亮一麵品嚐著銀魚,一麵笑問。

一旁的獨步和尚笑道:“軍門大人~不是倒垃圾,是道拉基~~那是朝鮮語,“道拉基”是朝鮮族人民喜愛吃的一種野菜,叫“桔梗”,所以這首民歌叫《桔梗謠》,又名《道拉基》。“道拉基,白白的桔梗長滿山野,隻要挖出一兩棵,就可以裝滿我的小菜筐,哎嘿哎嘿喲,你呀,叫我多難過,因為你長的地方叫我太難挖。”這首民歌共有七個樂句,第三、四句和第六、七句是第一、二句的重複和變化,第五樂句夾以襯詞,曲調作了發展。整首民歌前後統一,又有變化。音樂輕快明朗,生動地塑造了朝鮮族姑娘勤勞活潑的形象。”

“是啊~”宋友亮說道:“朝鮮姑娘勤勞美麗,朝鮮男子勇敢剛毅。為了保護朝鮮姑娘不被韃子汙辱,勇敢的朝鮮男人挺身而出了。”說著,宋友亮站起身來,高高地舉起手裏的酒碗,高聲喊道:“為了大明和朝鮮的情誼,滿飲此杯~驅逐胡虜!”

“為了大明和朝鮮的情誼!”林慶業、洪吉童等人也紛紛舉起酒碗,高聲喊道:“驅逐胡虜!”

“嗯?張吉山和林巨正兩位哪裏去了?”宋友亮見隻有林慶業和洪吉童,詫異地問道。

“他們練兵去了!”林慶業笑道。

“練兵?黑燈瞎火的練的哪門子兵?”獨步和尚笑道。

“說是讓新兵們見點兒血!”洪吉童笑答。

“走看看去~”宋友亮隨手抓起一個酒壇子。

“殺!”

噗~

啊。

“殺!”

噗。

啊。

“練的很熱鬧啊!”宋友亮笑道。

隻見朝鮮人把一個個韃子俘虜綁在樹幹上,然後老兵們指揮新兵用長矛和刀劍朝無力反抗的韃子身上劈刺。有的韃子的肚子早被刺爛,腸子內髒在腳下流了一地。

“這法子不錯,誰想出來的?”宋友亮笑問。

“回宋大人,這不是我們想出來的。”張吉山憤憤地答道:“是這些韃子胡狗先如此虐殺朝鮮百姓,我們如今不過是以牙還牙!”

“說的好!”宋友亮對張吉山的話十分認同,“對待這些韃子不能心慈手軟,他給你一拳,你要給他一刀,他給你一刀,你要殺光他全家。”宋友亮很瀟灑地一揮手,對一旁的林慶業說道:“我那裏還有一千多韃子俘虜,你們全部拿去操練掉算了!”

“多謝大人成全!”林慶業趕緊拜謝,隨即一揮手,喊道:“兄弟們,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的時候到了!”

“吼~~”被壓抑已久的朝鮮人爆出驚人的暴虐獸行,三千清軍俘虜,在一夜之間就被全部虐殺。

宋友亮心裏則暗笑道:“你們殺的韃子越多,將來韃子的報複越凶殘,屆時朝鮮想不緊緊地依靠大明都不行。”

“軍門~”就在宋友亮為自己設計使朝鮮人自己把自己牢牢地綁上戰車得意時,李信手捧一隻白鴿,來到宋友亮身邊,他低聲道:“軍門,泰西大炮和騎兵都已經安全抵達漢城。”說著他遞上一張小紙條,那是留守漢城的李牟發來的飛鴿傳書。

“好,咱們明天一早就會漢城,帶上這些大家夥,狠狠地從背後爆一爆韃子的菊花!”宋友亮無比邪惡地笑了。

李信卻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從背後襲擊稱之為爆菊花,李信一向自負博學多才,此刻也不好意思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