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插橋湖戰役之後(1 / 2)

柳明河首先獻上了一盤烤魚,“親王殿下,咱們朝鮮國家小,物產也不豐富,唯獨這裏的烤魚還能拿來待客。”

“哦?”多鐸看著晶瑩剔透的烤魚,笑道:“你先吃。”

“是是~”柳明河先將一條小的銀魚放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嚼了起來,隨後三兩口就把烤魚嚼碎吞下,多鐸看見柳明河吃下了烤魚安然無恙,這才拿起一條大銀魚慢慢品嚐起來。

柳明河又帶著一臉的媚笑說道:“穀城以烤銀魚而著稱。銀魚去除內髒後,放入蒜泥、青陽辣椒、生薑、胡椒粉、芝麻後烤熟,馨香四溢,美味可口,令人回味無窮。這裏還有一個關於銀魚的有趣故事。古時候每到夏季,蟾津江裏就會有很多銀魚,男人們都喜歡到蟾津江邊將剛釣上來的銀魚切成魚片,搭配一杯燒酒,享用新鮮銀魚的美味。當男人將吃剩下的銀魚帶回家時,妻子就會對丈夫嘮叨說“和“‘漢城姑娘’”玩夠了才回家吧!”因為她們覺得是銀魚讓丈夫在外麵遊玩,所以將紅嘴唇、身形細長的銀魚稱作美麗又令人妒忌嫉恨可惡的“漢城姑娘”盡管妻子這樣嘮叨,但還是將丈夫帶來的銀魚精心處理後,製成可口的晚餐,與家人分享。”

“哦?”多鐸笑了,“之前本王到漢城,怎麼見到的女人都是庸脂俗粉呢?”

柳明河恬不知恥地說道:“漢城第一美女,是漢城守備李真熙的妻子,等親王回到漢城,小的便會為大人安排。”

“嗯~我大清與朝鮮還是兄弟之盟,柳大人更是其中典範啊!”多鐸語帶譏諷,而柳明河卻毫無羞恥地不斷拜謝。

就在多鐸一邊吃著美味的銀魚,一麵想著到漢城時如何享受那漢城第一美人的時候,忽然,營地周圍傳來許多癩蛤蟆的叫聲。那叫聲此起彼伏,越叫越響,越叫越多。多鐸生怕是朝鮮反清義軍搗鬼,於是趕緊派人去查探。

結果,探子回來稟報,確實是許多蟾蜍在鳴叫,蟾蜍之多,令人頭皮發麻。

“這條河為什麼叫做蟾津江?”多鐸忽然對蟾津江的由來有了興趣,“難道就是因為有許多癩蛤蟆的緣故?”

“樸書吏,你是朝鮮著名的才子,又是全州人,你來為親王講解一下其中典故。”柳明河找來一名小吏。

“見過親王,小人樸為有。”那個小書吏說道:“蟾津為蟾蜍渡口之意,以前分別設有蟾津園和蟾居驛。壬辰倭亂時,倭寇渡海,乘船直趨蟾津江腹地,致使百姓不安,民心大亂。可是倭寇海船一到達蟾津江渡口就出現了怪事。黑壓壓的一片蟾蜍在渡口附近結隊大叫,能有數十萬隻。倭寇看到此景,嚇得大驚失色,不敢上岸,最終隻得撤軍。倭寇剛剛退走,蟾蜍也不約而同地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此後,附近的居民把原來的豆恥江改為現在的蟾津江,據說現在還可以在蟾津江沿岸的渡口處看看大蟾蜍。慶南河東也取自蟾津江東岸之意。”

樸為有話音未落,隻見多鐸怒喝道:“來人呐,把這個亂賊抓起來!”

“喳~”兩個親兵如餓虎撲食一般撲向身形瘦小的樸為有,將他雙手反剪,並令他下跪。

“小人所犯何罪?”樸為有被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呆了。

“你說倭寇來時蟾蜍盡出禦敵,喝退倭寇。如今我大清天軍至此,蟾蜍也盡出鳴叫,是將我大清天軍比作倭寇了?如此汙蔑、詆毀之言,實在罪不可恕,十惡不赦。”多鐸指著樸為有的鼻子罵道:“爾等還將竹子稱之為‘篾青’,實為‘滅清’之意,這班書生,專好逞口舌之能,腹誹心謗,攪亂視聽,蠱惑人心~”多鐸一番痛罵之後,大聲喝道:“將其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親王饒命~”樸為有大哭求饒,同時又望著柳明河說道:“柳判書,救我~”

哪知柳明河非但不救,還落井下石道:“早就看你鬼鬼祟祟,果然是腦後有反骨啊!大清與我朝鮮情同手足,哪裏容得你在其中挑撥?”

樸為有見求情無望,絕望地仰天大笑三聲,“哈哈哈,柳明河,你這殺千刀的朝奸,老天爺會懲罰你的~”說罷樸為有一仰頭,隨即猛地把腦袋撞向麵前的一塊大石頭,噗一聲,樸為有的腦袋就開了花,鮮血腦漿濺了多鐸一臉。

“混賬東西,居然用狗血汙我~”多鐸愈加憤怒,命人將樸為有的屍體剁碎喂狗。

周圍的朝鮮兵將看得怒氣直衝天靈,握著刀把的手劇烈地顫抖著,他們各個怒目圓睜,幾乎要將眼眶撐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