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韃子大部隊來了(2 / 2)

德王喘著氣說:“你們這些人啊,一提到守城打仗就要銀子,要銀子!你們以為王宮中藏有搖錢樹、聚寶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宋學朱說:“若無銀子,誰願意憑白賣命?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捱過這一劫,王爺還害怕沒機會聚斂錢財麼?”

德王還是心存僥幸說:“黃河北麵的兵馬是不是很快就到?”

宋學朱沒好氣地說道:“如果王爺親自登城看看外麵的東虜大軍,就會知道還沒等援兵到來,濟南城就會被攻破!”

德王想了想,結結巴巴地說:“那,那,那如何是好?本王為念將士辛苦,特賜一千兩銀子犒勞好啦。”

“每人一千兩?”宋學朱明知故問道。

德王瞪大了眼睛嗬斥:“胡扯,一共一千兩!”

宋學朱冷冷說:“數千將士,一千兩銀子如何敷用?卑職實在沒法向將士們說這話!”

德王又想一下,說:“我賞三千兩如何?再多一兩就沒有了!”

宋學朱長歎一聲,不在說話,隻是叩頭辭出。隨即有太監將三千兩銀子送到巡撫衙門,宋學朱把所有銀兩都分了下去,自己一點都沒有留。結果可想而知,士兵們群情激奮,堵著巡撫衙門叫罵,宋學朱也隻好假裝不知道。

十二月十一日,嶽托的鑲紅旗大軍已經將濟南府團團包圍,德王得到稟報,大為驚慌,將幾個親信太監叫到麵前,邊喘氣邊聲音打戰地說:“你們要想法兒救寡人逃出濟南。寡人不惜金銀重賞,要多少錢,你們隨便拿,隻要救得寡人~~快救寡人%……”

一旁的承奉太監劉德哭笑不得,心中暗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劉德苦口婆心道:“王爺,東虜已經把濟南團團圍困,就是鳥都飛不出一隻,如何逃得?”

“那~~那如何是好!”德王急得團團轉。

“父王~~”一個年輕女子從內室走出,“為今之計,隻有大散錢財,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父王難道忘記了鬼差所說的眾誌成城方能化解災難嗎?”

“娉婷,你一個姑娘家,瞎摻合什麼!”德王擺了擺手,“趕緊收拾細軟,準備逃命吧!”

承奉太監劉德對那女子行了一禮,“奴婢見過郡主!”,來的是德王的小女兒、萊陽郡主朱娉婷,今年年方二八,羊毛雖然不是十分標致,但是出落的倒也大方,舉手投足間,皇家風範十足。

“錢財乃是身外物,性命確實自家的!”朱娉婷早就對父親一心斂財的做法頗有微詞。

承奉太監劉德也說道:“王爺贖罪,老奴以為郡主說的有理。若是東虜打破了濟南,便是金山銀山也叫搬走了!”

德王左右為難,終於做出了一個掩耳盜鈴的決定,“娉婷,要出多少你說了算,但是千萬不要告訴為父~那樣~那樣為父心裏會好受一些!”

這時的宋友亮正與葛樽一起,隨都指揮馮館去濟南府的武庫查看武器貯備。看管武庫的是一個老兵,老兵向都指揮馮館行禮,問道:“甲庫藏刀劍槍矛;乙庫藏盔甲盾牌;丙庫藏弓弩箭矢;丁庫藏火器火藥,大人想先看哪個庫?”

馮館一挑眼眉,說道:“守城需要儀仗火器,丁庫!”

“那大人們請這邊走。”老兵引著一眾人走在前麵。在丁庫門口有兩個年輕的士兵手拿長矛站崗,一見馮館,立刻行禮道:“指揮大人!”

馮館點了點頭,說道:“打開庫門!”

嘎嘎嘎~厚重的包鐵木門被緩緩推開。

“謔!”宋友亮不禁咋舌,隻見庫房裏堆滿了各種武器,種類繁多,琳琅滿目。

“這裏存了多少東西?”馮館問道。

老兵手指在倉庫的西北角,“回大人,火藥三萬斤!”,老兵手指貼有大明火藥司標簽的火藥木桶從地上一直堆到屋頂。

“萬人敵一千八百個!”在火藥桶邊上是木框裝好的泥巴球,此物便是威猛無比的萬人敵。

“霹靂毒火球一千一百個~!”

“震天雷三千四百個!”

“三眼銃三百杆!”

“火銃一千三百杆!”

“拐子銃五百杆!”

“迅雷銃五百杆!”

“七管五雷神機四百杆!”

“虎蹲炮一百五十門!”

“九頭鳥抬槍二百杆!”

“佛郎機炮二十門!子藥三千顆!”

“鐵石榴二千個!”(其實就是神機鐵榴炮)。

老兵一口氣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宋友亮笑問:“你怎麼記得如此清楚?”

“小的看守武庫三十年了!”老兵欠身答道。

馮館得意洋洋地看著宋友亮,笑問:“這些軍械比之海陽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