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果然是打秋風(1 / 2)

收購來的蝗蟲在添加了糠皮和苜蓿之後全部成了動物飼料,人們驚奇地發現,吃了蝗蟲飼料的牲口長的特別肥壯。

孫和鼎對此說道:”恩師早在《除蝗疏》中就說:崇禎辛巳,嘉湖旱蝗,鄊民捕蝗飼鴨,鴨極易肥大,又山中人畜豬不能買食,試以蝗飼之,其豬初重二十斤,旬日肥大至五十餘斤,可見世間物性,宜於鳥獸食者,人食之未必宜。若人可食者,鳥獸無反不可食之理。蝗可供豬鴨無怪也,推之恐不止此,特表而出之。說明以蝗蟲飼養牲畜,確是妙法,可以化害為利~~”

孫和鼎這麼一說,倒是提醒了宋友亮,自己可以把收購來的蝗蟲做成動物飼料來出售。於是海陽一帶捕殺蝗蟲成了災民們荒年謀生的手段。一時間,海陽城蝗蟲堆積如山,但是真正購買這種飼料的卻很少。

緊接著宋友亮安排古雨山等人在牧場逗留十天,讓他們親眼看見喂食蝗蟲飼料的牲口十天裏張了多少斤肉。結果古雨山等人驚訝之餘也不得不佩服宋友亮,直說他有點石成金的金手指。人家見了蝗蟲燒香磕頭,或是束手無策。而宋友亮連蝗蟲都能拿來賺錢,實在是千古未聞的奇人。

一看有利可圖之後,古雨山等商會掌櫃積極聯絡船隻和人手,幫著宋友亮製造蝗蟲飼料並銷往各方。隨後趙連理、夏鳴浩也加入進來,甚至連大嵩衛指揮使宋國政都加入到這條蝗蟲產業鏈中來。

自然,這麼大的動作不可能漫過錦衣衛的眼睛,就在宋友亮開始收購蝗蟲的第三天,一份錦衣衛的密報已經出現在崇禎皇帝早膳的禦案上了。

這一天的午膳之後,崇禎再次來到田妃的宮中,臉上帶著久不見的笑容。

“皇上今兒是怎麼了,遇到了什麼喜事,如此龍顏大悅?”田妃親手為崇禎沏上了一杯茶。

崇禎笑而不語,將錦衣衛的密報輕輕地放在墊著蘇繡桌攤的園桌上,”愛妃自己看吧~~”

撲哧一聲,看了密報的田妃忍不住笑出聲來,”這個小千戶真是什麼都想得出來,什麼都做得出來~”自從錦衣衛開始嚴密監視海陽之後,每日一份小報,五日一份大報,海陽發生的事情源源不斷地送入崇禎耳內。而崇禎最喜歡與寵愛的田妃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於是,了解海陽千戶所的小千戶最近又在鬧騰什麼,成了田妃寂寞宮闈生活的調劑品。

笑過之後,田妃將密報重新折好,恭恭敬敬地放回崇禎手邊,”陛下,隻是蝗蟲乃是天蟲,可求不可捕,這宋友亮如此行事~~~臣妾怕~”

“怕什麼?”崇禎不屑道:”難道愛妃也認為是朕不修德政,以致蒼天降災麼?”

田妃惶恐地連忙下跪,”臣妾不敢,隻是臣妾怕那小千戶瞎鬧,萬一惹惱上蒼,降下更大的災禍,那山東百姓就要受苦了~”

“朕已經多次罪己~還要朕如何反省?朕自即位以來兢兢業業,可內有流寇,外有東虜,兼職天災不斷~~”崇禎苦惱的扶著額頭。

田妃知道自己又勾起了崇禎的憂思,心裏愧疚不已,她上前抱住崇禎的頭,試圖用溫情來為他消減壓力。

宋友亮的蝗蟲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時,一個意外的客人到來了。此人便是登州府知府陳國英的心腹王子林王同知。一路行來,一座座的屯屋都用平坦的道路連接,路旁地麥田連綿,連綿的麥田中,可以見到許多雞鴨來回覓食。從屯屋內走出的屯丁,男男女女們,一個個穿著新衣裳,個個臉上紅潤,帶著滿足的笑。雖然他們和登州府乃至山東其他地方的莊稼漢一樣,嘴唇因為缺水而有些幹裂,但是王同知卻沒有看到和別處一樣的遍地蝗蟲。這裏的百姓沒有背井離鄉,沒有燒香祈求,而是男女老少用各種容器裝了蝗蟲往千戶所運、從溝渠、水井裏取來少到可憐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莊稼的根部。這些情景,比起登州府附近流民遍地,死氣沉沉,真是如兩個世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