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扭起大秧歌(2 / 2)

雖然扭秧歌的人都穿著舊襖子,但是他們各個興高采烈,一些新來的戶民和雇工不是海陽當地人,不會扭秧歌,但是受海陽人的感染,也一起手舞足蹈起來。

有些老頭老太更是喜極而泣,說道:”以前肚子都吃不飽,有多少年沒扭這秧歌了。如今托宋公子的福~~~”

崇禎十年二月農曆新年,海陽所象開了集市一般熱鬧非凡,堡內堡外到處擺滿了圓桌和方桌。堡中心的空地上,十口大鍋一字排開,每口鍋裏熱氣騰騰,把個小小的海陽所弄得水汽繚繞,好似仙境。鍋裏的肉香飄出十裏八地,惹得人口水直流。千戶所裏從宋千斤開始,各級官員都拿出一些體己銀子和自己存糧,麥粉、蔬菜和禽肉源源不斷地運到廚房,剛堆成一座小山,一轉眼的功夫就又塌了下去。

宋千斤在海陽所擺下流水席,隻要是海陽所的人,不管是雇工還是軍戶,都可以坐下就吃,吃完就走。第一批來吃喝的,是負責在周圍警戒的軍士。這些海陽所的兵丁好幾年沒沾到肉味了,有人吃得狼狽起來,把褲腰帶鬆了又鬆,臨走還不忘往懷裏塞幾個麥餅或是藏一塊肉的。有的老軍戶一輩子都沒吃過這樣的大席麵,剛放下筷子,出去解個手,手也不洗回來接著吃。

負責這次宴席的是孫和鬥與沈履素,這二人都是見過大場麵的,用沈履素的話說,當年他們沈家長輩做大壽,客人比這多多了。幾千人的大席麵,在孫沈二人的張羅安排下忙而不亂,井井有條。

宴席開始的第一天還算可以,到了第二天情況就有些不對了。因為海陽所的流水席是見者有份,許多附近屯堡的軍戶也紛紛過來打秋風。起初是一個兩個。後來拖家帶口,再後來是二三十人的過來。有的人吃過第一輪之後,出去轉個圈子,撒泡尿、拉泡屎之後繼續來吃第二輪。

孫和鬥看著忙到腳都快用上,卻還是來不及的廚師們,心裏也著急,他對沈履素說道:”這是宋公子重用咱們一來,咱們辦的第一件大事,要是讓席麵上斷了菜,讓吃客幹看。那咱們辦事不利是小,宋家和諸千戶、百戶,尤其是宋公子臉上無光~~”

沈履素哈哈一笑,說道:”以前咱們沈家太老爺大壽,也有不少混吃混喝的,我有辦法對付~”說著沈履素讓人弄來一大桶朱漆,把朱漆暗中塗在碗底,隻要你端過碗,手上就一定會占到紅色的朱漆。當時的人可沒有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粗野軍漢和鄉民更是如此。所以,你吃過一番之後下次再來,站崗的兵丁見了就會把你攔下。

“怎麼著?又來啊?在外麵候著~消消食再說~讓還沒吃上的先來~~”

這招果然管用,每次放人進場吃酒席,都有少則十來個,多則幾十個人讓把門的兵丁攔下。雖然被攔在門外的人免不了被人一番哄笑,但是他們卻也不介意,甚至還炫耀道:”老子這輩子也算吃過十幾個菜的大席麵了~~”

在千戶所宅邸裏,宋千斤與薑、許二位副千戶以及一幹鎮撫、百戶正在推杯換盞。薑懷仁忽然問道:”大人,怎麼不見少爺啊~~”

宋千斤帶著幾分酒醉,笑道:”我那兒子去乳山寨請我妹子和妹夫去了~~咱們喝咱們的~”

張貴山笑著舉起酒碗,”大人,屬下敬您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