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是生產關係。
在封建社會中,地主與貧農之間既充滿鬥爭,又有著相互依賴的關係。前者的土地隻有依靠後者的耕種才能產生經濟效益,後者的勞力隻有通過前者的土地才能獲得衣食之資。兩者發生聯係的途徑有二,一是租佃,一是雇傭。此外,明代蓄奴之風十分盛行,奴仆被用於農業生產之事常見於史籍。在有些地區,奴仆是在地主的直接指揮之下(就像雇工一樣)在田野從事勞動,如湖北麻城“耕種鮮佃民,大戶多用價買仆,從事耕種”,其大地主如有名的”劉、梅、田、李強宗右姓,家僮不下三四千人”也有許多地區地主的田地是租給奴仆的,這以徽州地區盛行的佃仆製最為典型。不過相對普通貧農,軍戶承佃者的負擔更重,他們不但要承佃種田,平時還要無償地為軍官們佃主們從事各種勞役。這些是沒有工錢的,甚至有時連夥食都要自備。海陽所的這些軍戶佃農們,理論上與宋家沒有任何的人身隸屬關係,可以隨時離佃。不過,這樣就得罪了宋千斤,且軍戶是不能隨便遷移的,若是在海陽所得罪了夏百戶,那你的日子就難過了,還想在海陽所繼續呆下麼?正因為軍戶佃農的壓迫重,勞動積極性也不高。
有鑒於此,宋友亮決定首先要改變自耕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集中力量搞規模化經營,其次就是改變生產關係,把一家一戶為單位的佃農轉變成領工資拿薪水的農業工人。
這天,宋友亮找了幾個為自己家種地的軍戶,他們幾家是種宋家田地最多的幾家。他們與宋家之間的關係,基本上屬於地主和貧農之間的關係,還夾雜著司和下屬之類關係,顯得更加複雜。“各位~我今天召集大家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宣布~”宋友亮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從今天開始,宋家將收回所有租給你們目前耕種的地~”
此言一出,眾軍戶都是一陣騷動,有人大聲喊道:”我們每年都有交租子,隻是這幾年天公不作美,宋家收回田地,是要我們的命啊~~”
“是啊~~宋公子不能收啊~~”
眾人一起亂叫,弄得宋友亮直皺眉頭,便朝許二多使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