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批災民(2 / 2)

災民裏有一個麵帶菜色的中年漢子從人群中擠了出來,他喊道:”這位公子,咱們都是老實巴交的農夫,實在活不下去才會流落到此請公子大發慈悲,給我們一些糧食,我們願意為公子做牛做馬~~”

“我方才說了,你們就地紮營,我們會分一些口糧給你們~~”宋友亮神色冷峻,指著麵前一條還沒挖成的幹渠說道:”你們在這條渠東麵紮營,待會我會派人給你們分糧~~可你記好了,咱們的冬麥剛下地,你們要刨也刨不出什麼。如果真有人餓昏了頭,進到田裏刨食,別怪我們翻臉不認人~”

那漢子一拱手,說道:”多謝公子,我叫劉滿倉,是這批人的頭,我姓劉的拿腦袋作保,大夥兒絕對不會糟蹋你們的田,要是有,我劉滿倉第一個掐死他~~”

海陽所外支起了幾口大鍋,專門熬粥。流民們排著長隊手拿破碗領粥,海陽所的丁壯則拿著武器在一邊維持秩序,”排好了,排好了~~老人和孩子先來,年輕的後麵跟著~”話雖這麼說,但難免有人餓極了想插隊,甚至從老人小孩手中奪食的,丁壯們按宋友亮的吩咐,發現一次就是一頓鞭子,至於你捱不捱得過,就不管了。見到這種人挨打,流民們也是大多裝作看不見。

宋友亮又命劉滿倉將流民裏身體還算健康一些的去附近的林子裏砍伐樹木,或者收集茅草,在郊外搭建茅棚,還專門開挖了幾個大坑用作糞坑,男女分開,禁止隨地便溺。如果發現有人死去,屍體立刻火化,骨灰深埋,以免引起疾病。

為了照顧流民,海陽所的丁壯分去了一半,挖渠和幹農活的人預先緊張。這一日,一個丁壯挖了十幾方土之後累得氣喘籲籲,拄著鋤頭,靠在渠壁上休息。一個年輕的流民跳進渠裏,從他手裏拿過鋤頭,笑道:”老哥,你先歇著,俺來替你~~”說著掄起鋤頭就開始挖土。

周圍幾個喝過粥的年輕流民也說道:”海陽所人心善,給俺們吃食,俺們有手有腳,哪能厚著臉皮吃閑飯?”說著這幾個年輕流民也跳下渠,拿過鐵鍬、鋤頭就開始挖土。受他們影響,加入挖渠行列的流民越來越多,有的人喝完粥,也不用人喊,直接擱下碗就幹活。

宋友亮見此情景,不由靈機一動,提議宋千斤就雇傭這些流民來挖渠。宋友亮說道:”這些流民比雇工便宜多了~”

宋千斤有些擔心,說道:”咱們救急不救窮,一旦雇了他們,萬一將來他們賴著不走,那不是濕手沾上幹粉,想甩都甩不掉?再說我們堡裏哪來著許多錢付工錢?”

宋友亮說道:”等咱們的渠開好了,莊家收成就不愁了。人手多了,還可以開墾更多的田地。至於工錢,先記賬,不給現錢,以後用糧食補。”

“這成嗎?”宋千斤一下子沒轉過彎來。

宋友亮笑道:”這事交給我,爹你放心,我絕不會給咱們海陽添累贅。”說著宋友亮就去找劉滿倉商量雇傭流民的事。

劉滿倉這時正指揮女人們搭建茅屋,聽宋友亮來找,趕緊跑來。”我替這千口男女老少謝謝公子了~~”劉滿倉說罷那頭就下拜。

宋友亮也不攔他,等他起身,宋友亮才說道:”劉大叔,我有個事情要和你商量~~”,邊將雇傭流民一事和劉滿倉說了。

劉滿倉早知道有流民幫著挖渠的事,也正打算就此事找宋友亮商議,當下兩人一拍即合。由劉滿倉做頭,組織流民中的青壯年負責挖渠和農活,至於老弱婦孺,能幹什麼活就幹什麼活,例如縫補針線之類,總之不能有人吃閑飯。至於工錢,劉滿倉倒也爽快,眼下管吃住就行。至於工錢,來年是給糧食還是現錢,到時候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