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
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梁汾兄,你帶我來這倚翠閣所為何事?這可是煙花之地,不可去。”此時納蘭正跟著顧梁汾的步子來到這倚翠閣門口,抬頭看見這匾額,納蘭不由得停住了腳步,不肯往前,語氣裏也有了些生氣的成份。
“容若兄,莫見怪,隻是想讓你來此地聽聽者的琴曲、歌詞,看你一路上眉頭緊鎖,心中鬱結何時能解?這倚翠閣最著名的便是沈宛姑娘的清音,聽過之後,心情會釋懷很多,平日裏我來此地就是為了能聽到沈姑娘的琴音,那可是人生一大幸事。”
“梁汾兄,這都同屬風塵女子,琴音再好,也難免會受到此地風氣的影響,也會成世間濁音,入不了你我之耳的,還是早些離開實為上策。”說罷,便已轉身,朝大門相反的方向走去。
“容若,世人對風塵中的女子多有偏見,你心明如鏡怎也會如此看待,你既然有如此想法,何不留下來證明一下,未親自驗證,有些話未免言之過早。”看納蘭轉身已走,顧梁汾趕忙拉住納蘭,怕今日他的離開,枉費了自己奔波幾日的勞苦。
“我無心於此,又怎會有好的興致?”
“容若,沈姑娘不同於其他女子,她是從來到這裏便隻是賣藝不賣身,也不知她有什麼能耐,那些富家公子也隻是敬佩她,從未逾矩。那姑娘的心性有幾分頗似羽蘭姑娘,所以我才會費些心思的讓你來此地,也讓你解些相思之苦。”
“縱使相似又會如何,不是蘭兒,這相思之苦誰又會能解的了的,又徒增傷感,不看也罷!”
“容若,就當結識一位朋友如何,她也知你的文采,想結識一下,隻當做是詩詞上的朋友,這個沈姑娘也是頗有文采的女子,淪落風塵實不得已,但是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就這份心性就足以令男子佩服,看一下又何妨?”
“好吧,既然來到此地,就認識一下,多個詩詞上的朋友也是這次江南之遊的收獲,顧兄,請頭前麵帶路。”
“今日是沈姑娘登台表演的時日,可能飽眼福、耳福了,台前的位子還是空的,咱們坐那可好?”剛進門看到倚翠閣台子已裝扮完畢,台子下的位子也坐的滿了,便也知曉沈宛已經準備妥當,便邀納蘭坐到與沈宛商議的位子。
“咱們今日還是坐後麵吧,我本就沒什麼興致,站在後麵也是好的,現在坐到那挺招眼的,說不定還是為那個富貴人家的公子留的位置,還是不去為好,咱們就站這吧!”納蘭拉著顧梁汾便站到了離台子不算太近的柱子旁邊,不準備再動。
“各位公子、老爺,今日可要盡興,沈姑娘馬上就出來,還勞煩各位稍等片刻,嗬嗬,各位爺,我這就去後麵喊出沈姑娘。”說完便轉身離開,本來顧梁汾還想說什麼,話未出口便被老鴇的聲音打斷,也隻好不再勸說納蘭什麼。
“各位爺,好等,沈宛謝謝各位捧場,今日定不會讓各位失望,沈宛定會傾盡所能博得各位的開心。”隻見台上不稍片刻便走出一位女子,此女子身著纏枝蓮白綢繡衣,蓮花圖案配上女子出塵的容貌更是給人驚豔。不同於其他衣物之處便是此衣未著寬鑲邊,直接在衣身繡出圖案,薰衣草的淡紫色在衣身繡出淡雅的纏枝蓮,更添一縷仙風,似誤落凡間的仙子。隻見她蓮步輕移至琴旁俯身坐下,青蔥玉指在琴上浮動,悅耳的琴音便已然飄出,隨之便是攝人心魂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