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海之濱象牙塔立(2 / 2)

隨著海西學院招生工作的開始,新城區搬遷工作也已經挪上了議事日程。跟楊萬福強製搬遷不同,這一次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的思想動員工作,並切實考慮到了幹部職工的生活問題,沒有出現任何動蕩。因為市政府同意每平米補助一千多元,新城區那些早就建成的樓盤很快銷售告罄。這些樓盤有一部分是楊萬福當市長的時候開發的,因為閑置了好幾年,有的已經顯舊,老魏忿忿不平地找到開發商,要求他們必須降價銷售,否則在未來的樓盤開發項目中不予考慮,於是那些樓被以更低的價格賣了出去。往日冷清的新城區一下子人聲鼎沸,火爆的樓盤、鱗次櫛比的商鋪等都讓新城區有了生氣。在這個萬人空巷的美好日子裏,老魏黑著臉告訴方佰鴻,光是替楊萬福擦屁股花掉的錢差不多也有三五個億。

這些錢都是為了整治楊萬福搞的那些豆腐渣工程花掉的。不過方佰鴻並不擔心,告訴老魏冤有頭債有主,如果他心疼那些錢,可以找當初那些承建商去要。沒想到老魏還真去了,那些沒有溜號的承建商態度出奇地好,都表示願意對自己做的工程負責。負責就不必了,老魏有自己的賬單,隻要他們掏錢就行了。

向來不食人間煙火的老魏出去收了一圈帳,回來之後最大的感觸不是多少挽回了些損失,而是對權利和金錢的關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有權就可以生錢,但有錢未必就能得到權利;一貧如洗的權利往往可以讓富得流油的獲益者一無所有。

流連於老城區的不光有方佰鴻,還有在這裏生活了很多年的海西幹部以及老百姓。正因為留戀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地方,他們在搬走的時候沒有像電視裏演的那樣一片狼藉,而是盡力讓老城區保持幹淨。市委已經決定將老城區開發成度假區,並規定凡是在老城區有房產和其它不動產的都可以參加將來的分紅,可能正是這樣,他們更願意讓老城區美麗一些。

方佰鴻是最後一個離開老城區的。雖然有一部分老百姓選擇繼續住在老城區,可是汽車駛過的地方鋪麵而來的是掩飾不住的蕭條和淒涼。路過城郊一家鐵匠鋪的時候,方佰鴻突然看見一個老頭正一個人端著飯碗在門口吃飯,心裏一緊,趕緊讓司機停車。

老人看見一輛豪華小車停在自己跟前,似乎並不驚慌,抬頭看了方佰鴻一眼繼續吃飯。方佰鴻拿出一根煙走到老頭跟前,說:“叔,借個火!”

老人不冷不熱地看了方佰鴻一眼,轉身從爐子夾了個發紅的鐵塊遞到方佰鴻跟前,方佰鴻低下頭,將煙湊到鐵塊上點著。

“叔,城區搬遷後生意就不好了,你咋不搬?”方佰鴻問。

“搬啥搬?”老人邊吃邊說,“我這是獨門生意,找我的人知道回來找我!”

方佰鴻笑了校,走到爐台前嗎,拿起老人剛剛打好的一副鐮刀,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手藝,可惜要失傳了!”

這時,老人已經吃完了飯,將飯碗給在旁邊的小板凳上,從方佰鴻手裏接過鐮刀,說:“沒法子,當官的都圖自個兒痛快!”

方佰鴻臉上一熱,客氣地向老人告別。老人突然說:“等著,有個物件送給你!”

方佰鴻冷了一下,停住腳步,看著老人進了鐵匠鋪,不一會兒便拿出了一個讓方佰鴻目瞪口呆的東西:數不清的銀白色大雁展翅高飛,像一條銀白色的洪流奮勇前行!

“送給你的!”老人難得露出了笑容,說,“你叫佰鴻,這個剛好是一百隻大雁,是我用當年國民黨留下的炮彈皮打出來的!”

方佰鴻感覺喉嚨一陣發硬,從老人手裏接過了那個《鴻飛圖》,笑著說:“我把你的生意給毀了,你還送我這麼好的東西!”

老人從腰裏拿出煙袋點著,慢悠悠地說:“你來了,海西的老百姓都活了,你是功臣,我老頭子有棺材本兒,不用你擔心!”

方佰鴻含笑告別。

新城區就在眼前。

因為實在聯係不到方佰鴻,老魏代表市委、市政府出席了海西學院的揭牌儀式,隨著氫氣球冉冉升空的還有數不清的白鴿。方佰鴻站在最高點舉起那副鐵打的《飛鴻圖》,感覺自己的生命已經凝結成了一塊潔白的石頭,光潔而頑固,任狂風暴雨也侵蝕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