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4國際太極拳論壇2(1 / 1)

論壇期間,每位大師做了一個主題演講,並教導他所屬拳派的十個動作。陳正雷從理論和技術層麵解析了陳式太極拳對周身的要求,內容豐富,學生都表示豁然開朗。鍾振山分析了武式太極拳的風格,與大家分享了他個人演練太極拳的經驗,以及武式太極拳學習的程序。馬海龍是吳式太極拳創始人吳鑒泉的外孫,本行是西醫,他解說了吳式太極拳的基本原理,並從西醫的角度來解釋太極拳的健身因素。孫永田笑談孫式太極拳的特點和太極拳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並和學員演練孫式太極的技擊用法,贏得掌聲。與陳、楊等五大流派太極拳相比,和式太極拳在中國境外的知名度顯然尚有欠缺,和有祿介紹了它的來源與特色,讓所有的學員首次感受了這個新鮮拳種的圓活自然。楊軍的講話非常有條理,他從曆史的角度簡單講述了主要太極流派是如何源自於陳式太極,以及楊式太極如何不斷革新。他進一步解釋陰陽理論在太極拳中的應用。從所有的演講中,學員們深切了解到各流派的共同性,也就是太極拳是中國文化的產物,深受中國儒、釋、道哲學的影響,它是一種武術也是一種療術,必須在全身放鬆、注意力集中的身心狀態下習練。

此次科學討論著重在太極拳對大腦和神經係統的影響。由於太極拳是一個整體性的運動體係,它對健康的益處不僅限於神經科學和認知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