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睢抬頭看我一眼,拉著我的手說:“兒臣想娶顧蘅,請父皇立刻賜婚,越快越好。還有,兒臣暫時不想取消與雲南沐氏的婚事,所以另請父皇再加封顧蘅為貴妃,所享俸祿地位與趙王正妃相同。”
朱棣麵帶欣然之色,微微點頭道:“朕聽說過你們的事情,她能夠平安回來,朕和母妃都替你們高興,朕今天早朝後就讓欽天監替你們擇一個最近的良辰吉日,給你們舉行婚禮,讓所有的藩王都來給你們慶祝。”
趙睢僵硬的表情終於有了一絲鬆動,說道:“兒臣謝父皇。”
朱棣帶著淡淡的笑意注視我們片刻後,徑自向奉天殿的方向行去,接受群臣拜見和早朝,那些隨從向趙睢行禮後,匆匆忙忙跟隨上去,一個個表情嚴肅、循規蹈矩。
我回頭遠望朱棣離去的側影,見他又恢複了起初冷靜和威嚴的皇帝姿態,行走之間氣勢迫人,想起他對趙睢的溫言細語和關切之情,暗想道:“原來有父親的感覺這麼好,可惜我從來沒有見過爸爸林默,不知爸爸如果得知我是他的女兒,會不會像朱棣對待趙睢一樣對我?我在明朝馬上就要嫁給趙睢了,爸爸媽媽和哥哥卻遠在另一個時空,我既沒辦法告訴他們這個消息,也得不到他們的祝福。”
我想著想著,眼睛微微有些發酸。
趙睢見我默默低頭不語,急忙小心翼翼問道:“小香草兒,你怎麼了?”
我搖了搖頭,說:“沒什麼,我們去見賢妃娘娘吧。”
趙睢察覺到我情緒異樣,握著我的手說:“你是不是覺得我剛才不該對父皇那麼冷淡?覺得我做得不對?如果是,你不妨告訴我,我可以改。”
我蹲在他身旁,仰頭說道:“我知道你因為我和錦衣衛的事情與皇上吵過架,如果隻是一場誤會,你就不要那麼對他了。其實你父皇對你很好,我去年見到你的時候,你對他的態度並不是現在這樣……”
趙睢紫眸帶著淡淡的無奈和憂鬱,他靜默了一霎,說道:“我們之間的問題並不是因為你。你已經回到我身邊來了,等我們舉行婚禮之後,我們就一起離開紫禁城。”
不知為什麼,我聽見趙睢的話,心中驀然升騰起一種劇烈的動蕩不安的感覺,經曆斷腿之痛後的趙睢,雖然笑容依舊,對我的情感依舊,我卻隱隱覺得,他不再是當年在風雪天池畔遇見的那個熱情爽朗的大哥哥。
我們進入紫宸宮時,賢妃得到消息在庭院中迎候著我們,她依然美麗如昔,仍是雙十年華的青衣少女模樣,她微笑著向我們邁步走過來,眉宇間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淡淡憂愁。
趙睢對她的態度與對朱棣截然不同,遠遠看見她的身影就恭聲稱道:“兒臣帶顧蘅一起來參見母妃,母妃早安!”
我急忙向賢妃行禮,說道:“顧蘅叩見賢妃娘娘!”
賢妃走近扶起我,帶著幾分笑意看了看我,說道:“一年不見,你越來越美麗可愛,燧兒能娶到你,我就放心了。”
趙睢將遇見朱棣之事向她輕聲回稟了一遍,語氣歡悅親密,說道:“兒臣想在婚禮後帶顧蘅去彰德就藩,母妃常常覺得宮裏悶,兒臣到時候每個月都來接母妃出宮去住一陣。”
賢妃笑道:“你有這份心意就夠了,隻怕你到時隻顧著管理自己的王府,沒時間來看望母妃。隻要你平平安安、開心快樂,母妃即使看不到你,在宮裏也會覺得開心。”
趙睢道:“兒臣昨晚與沐蘭談過話,她執意不肯退婚,兒臣若是去彰德了,以後她留在紫禁城,就有勞母妃多加照顧她。”
賢妃柳眉微蹙,看向朝霞初升的天際,輕輕歎了一口氣說:“沐蘭是我誤了她,如果我沒有預先知道曆史,未來你的王妃會是雲南沐氏,我一定不會促成這樁婚事,卻不知曆史本來就是我們所創造的,反而陰錯陽差至成事實。”
趙睢微笑道:“母妃既然知道是曆史,那就必定不可更改,無論如何都會有契機造成事實發生,又何必因此自責?”
賢妃似有所悟,點頭道:“還是我的燧兒聰明,所謂當局者迷,有時候自己反倒不如旁人看得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