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多田駿感覺有點尷尬,“陛下,我們準備向華北調動八千架飛機,其中五百架本來屬於空軍的。第二,立刻集合二十個師團,這些師團全都全都調到支那。第三,從滿洲國調取一個師團的力量,增援徐州。第四,改進武器,支那的火箭彈可以擊毀我們的坦克,還有研製新的飛機勢在必行,還有就是情報部需要抓緊時間竊取支那的雷達情報。第五,對蔣介石實施誘降。”
多田駿說完之後,陷入了一陣安靜之中,最後還是天皇忍不住問道,“二十個師團,是不是有點多,需要多次時間。”
“一個月可以編成兩個師團,四個月,可以出現十個師團,其餘的部隊可以在半年編成。”多田駿回應到。
“寺內壽一那裏還能堅持一個月嗎?”裕仁擔憂的問道。
多田駿感覺現在的自己站立都已經不穩當了,不過他依然要堅持下去。
“陛下你說的非常對,遠水解不了近渴,不過徐州方麵已經抽調了部隊支援徐州了,是兩個師團,應該可以將中島師團救援出來,穩定前線的情況。
不過根據我認為,寺內壽一大將僅僅依靠兩個師團是無法拿下徐州,所以我已經命令寺內將軍,在解決中島被圍困的事態之後,部隊暫時前往泰山一代休整,準備新一輪的作戰計劃。”
“調動的部隊是不是從滿洲的,如果蘇聯人發起進攻怎麼辦。”裕仁天皇繼續問道。
“陛下大可放心,德國在歐洲蠢蠢欲動,此時蘇聯的眼睛全都放在歐洲,他們不會關注東方的形勢。”
有了與中國的合作,現在的德國比前世要強很多,所以比曆史提前很多提出,他們要將捷克蘇台地區劃給自己,歐洲的局勢非常緊張。
中國和日本的戰爭瞬間變得不受關注起來,大家的眼球全都放在了德國人身上。
裕仁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說道,“我希望幫助支那人掃清侵略,建立強大的國家,實現大中亞共榮圈,為什麼那麼多人阻攔我呢?他們真的好可憐。”
“陛下,還是有一些聰明的支那人的,我們的人正在在上海進行談判。”近衛躬身說道。
“哼,你們難道看不出來,那是支那人的拖延之策嗎?他們想拖垮帝國,實際上帝國的實力已經開始削弱了,陸軍省必須最快的速度解決這個問題。”
所有人都感覺到天皇的憤怒,雖然經過了明治維新,天皇已經不怎麼管理國家的具體事物,更不會沒事找大臣罵一頓,但是現在天皇已經訓斥了,那就證明,天皇非常不看好戰爭了。
但是他是帝國的最高元首,他要吃這個苦。
這要怪日本的情報機關,誰能想到,往日裏看起來,內戰不斷,沒有什麼實力的中國,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居然會有這麼強大的實力。
往日裏廝殺不斷的國民黨竟然和紅黨選擇合作,跟帝國作戰,一打打了那麼長時間。
別說三個月了,就算三年,他們也能堅持下去。這裏的帝國精英們都很清楚,雖然他們嘴硬,但是他們都清楚,隻要盲目的僵持下去,帝國肯定會垮掉。
帝國太過於渺小,那裏有能力,堅持長期的戰爭。
對於裕仁的訓斥,彬山元感覺臉色通紅。去年的這個時候,在天皇麵前吹牛的那個人就是自己。
那個時候的自己堅信帝國通過那麼多代人的努力,終於有了支那人的力量。
支那人雖然有力量和勇氣對抗,但是在帝國強大的實力麵前,他們最終會屈服的。
帝國的實力不足以支持長期的戰爭,但是支那比帝國要弱,他們更應該支撐不起的,但是為什麼他們堅持下來了。
彬山知道尊嚴的,他最終選擇了遞交辭呈,戰爭打到現在這樣,必須有人站出來,承擔責任,那麼自己這個陸相便是最好的替罪羊。
對於誰來接任陸相,有人推薦板垣征四郎,但是接著便被口水淹死,這個差點將帝國部隊毀於一旦的家夥,怎麼能擔任陸相。
陸軍省推薦的是東條英機和梅津美治郎,而宮內省的建議確實度南次郎。不過這塊肉睡的想吃,卻需要爭論很長時間的。
當天,日本天皇便宣布組建二十個師團,一會立刻通過了幾十億元的戰爭費用,日本艦隊開始在旅順集結,關東軍主力部隊第二師團開始登船。
日本終於做出了他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