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江陰要塞的形勢容不得劉源猶豫了,最後劉源無奈之下命令部隊撤出,杜聿明撤出了無錫,黃維的十八軍和七十二軍血戰日軍是那個師團,打下了無錫的鬆井石根極其瘋狂,他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殺入黃維軍的側翼,切斷支那軍隊的退路。
越來越多的軍官在撤退的路上犧牲了,先是朱赤,然後高誌嵩,這一路上,聯係死了起碼七八個少將,幾十個上校。
今天的我們很難想像,少將手裏拿著衝鋒前,帶著僅剩下的殘兵,跟日軍血拚,為友軍換取生機的畫麵,但是他確確實實的存在。多少年後,大家在會議上討論委員長的日子為什麼這麼難過的時候,劉源的一句話道破天機,淞滬、南京太多的熱血的將軍死去了,他們不希望我們繼續打下去。
戰爭太過於慘烈,日軍最後還是追上了十八軍,黃維帶著病體,親自給其他部隊斷後,這一刻,他絕對放棄了生命的渴求。
黃維知道,自己該感謝劉源,如果不是劉源的重視話,自己現在最多隻是師長,是劉源的支持,才讓陳誠賞識自己,讓自己成為中將軍長,士為知己者死,這一刻黃維已經做好死的準備了。
劉源聽說了自己老同學的事跡之後,感動的眼淚流出來了,他親自給杜聿明那個發電報,要求杜聿明設置阻擊陣線,掩護是十八軍和七十二軍斷後,要是黃維戰死了,不要說自己心裏過意不去,就算陳誠也不會原諒自己,說實話,這個命令不是很明智,但是卻給了十八軍和七十二軍這兩支英雄隊伍生機。
一月五日,黃維進入了杜聿明的防區,還沒來得及撤退,日劇邊和杜聿明交火,杜聿明親自指揮三十三集團軍的二十四軍與敵人血戰,孫連仲親自帶領一個師,殺入敵軍側翼,但是日軍拚命咬住孫連仲師,無奈之下,雙方進行了慘烈的激戰,從天明戰到落日,雙方的損失都極其慘重,三十三集團軍損失九千人,日軍損失八千三百多人。趁著日軍休息,杜聿明安排士兵連夜撤退。
最後十八軍和七十二軍終於撤入了南京休整,然後連夜奪過了長江,杜聿明和西南軍彙合,在丹陽一代繼續修築陣地,準備與日軍作戰。
“委員長,我們該走了。”何應欽在一旁勸諫說道。
蔣介石就跪在中山陵麵前,眼淚裏淚水不停的往下流,“總理,中正無能,丟失京都,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能不能拿回來,我向您發誓,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不知道是不是總理有靈,中山陵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蔣介石就跪在雨中,又有兩個人出現在蔣介石身側。
劉源拿出一把傘撐在蔣介石頭上,李二牛代替劉源將一束花放在總理的墓前。
“我是不是很無能。”蔣介石沒有看何應欽,而是對劉源問道,劉源皺了皺眉,沒有說話。蔣介石苦笑了一聲,“既然說不出口,就不要說了,我想留在這裏,我怕日本人挖了咱們總理的墳。”蔣介石的眼淚不停的往下流,像是無助的孩子。
今天有事,沒時間修改錯字,大家可以留言,我回頭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