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軍隊(2 / 2)

至於其他的部隊,也開始走精兵政策,其他的部隊都改變為師,同時部隊人數也開始得到相應的削減,不過雖然人數削弱了,但是武器彈藥的供應不變,由於剔除了戰鬥力低下的士兵,戰鬥力反而有所提升。

蔣校長剛剛入主中央,他迫切需要地方實力派的支持,因為劉源雖然走了,但是宋慶齡夫人依然存在,雖然蔣經國開始管理江西的政務,但是宋慶齡夫人對江西的政治依然擁有無與倫比的控製力。

江西還好,畢竟那裏已經沒有了劉源的軍隊,但是四川和江西卻依然是個巨大的隱患,本來按照劉源意圖,桂軍也是該鏟除的,但是蔣介石卻用驅狼逐虎之計,隻是變相的削弱了桂軍,同時也削弱了劉源。

準備左手漁翁之利的蔣介石發現無論如何也消滅不了劉源,反而讓他走遍大半個南國,尤其是赤水之戰,更讓蔣介石看到了劉源在指揮上的造詣。

加上紅黨的崛起,蔣介石不得不放棄對地方實力派的消除,而轉而把力量放在紅黨上,對於劉源隻能抱著承認的態度了。

而劉源再四川整編過的部隊,正式被國民政府承認,蔣介石給了一個第十路軍的番號,總指揮依然是劉源。

而條件就是劉源好好在四川那個貧困的地方窩著,別出來給自己找麻煩。

當然劉源絕對不是閑得住的人,整頓完軍隊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讓軍校重新開學,不過這一次軍校的校長依然是劉源,但是卻多了一位副校長,蔣方震老先生,同時聶榮臻等人也都在軍校擔任職務。

教導旅這個番號徹底消失,就連臧克家和林徽因這種已經開始工作的軍官都重新回歸到校園,而未來的白馬將軍趙一曼因為作戰英勇已經升任團長,戴上了上校軍銜,也不得不重新回到軍校。

而損失慘重的北上軍團的指揮官中很多的年輕的麵孔也都成為了新的軍校生,而剛剛過了十五歲的楊成武,則成了軍校中低調的一員。

至於徐正也重新返校,不過他重新學習的的不是特種作戰,而是作戰指揮,他堅信他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指揮官,完成他兄長的遺願。

至於軍事運籌學學的非常好的以華羅庚為代表的軍校生則離開了軍校,他們收到了特殊的任命,或許說他們消失在軍隊中了。

西方的軍校留學生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學習,除了隆美爾,所以的留學生都離開了中國,第二批留學生將來到中國,他們則是新的交換生。

同時大量的作戰優秀,文化知識好的軍官(非軍校生),被選調到美國西點軍校、德國慕尼黑軍事大學、德國柏林軍事指揮學院深造。

而得知消息的何應欽也找蔣介石,希望派遣軍官去國外留學,但是卻美國和德國婉拒,隻是給了少許名額。

中國的軍事留學生開始以他們獨特的姿態,走上了國際舞台,他們踏實,認真,勇敢,他們將成為抗日戰爭中優秀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