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赤水四渡(一)(2 / 2)

“願意跟將軍赴死。”川軍不怕死,袍哥講義氣,潘文華對兄弟們過得去,所以他準備怕死的時候,川軍也願意跟他一起去。

潘文華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因為川軍的武器是比較匱乏的,但是軍官的裝備還是不錯的,尤其是軍官,大多數都有鋼盔,軍靴,還有半自動火力。

近衛軍的尖兵團摸上陣地,還沒有衝進戰壕,便被一群同樣帶著鋼盔的川軍,而且他們手裏拿著的都是自動武器。

建兵團一點準備都沒有,便在短兵相接中吃了一個暗虧,第一次衝鋒便失敗了。

而這個時候,雪豹特種大隊卻創造了一個奇跡,一個爆破手跟助手兩個人突破戰場,在茫茫戰場中尋找到了指揮部,一發炮彈擊中了指揮部,造成了指揮不暢,第十方麵軍突破防線,全殲潘文華部,潘文華被俘,可見這家夥的命還是比較大的。

第十方麵軍連夜渡河,到達川南敘永縣境內。

而這個時候鄧錫侯也意識到情況不妙,第十方麵軍很可能要從敘永北渡長江了,立刻改變了作戰部署,命令八個師的隊伍直撲敘永,而蔣介石也立刻命令黔軍、滇軍和薛嶽共同組成剿匪軍,以薛嶽為總指揮,共計十五個師的隊伍,急速向川南推進。

劉源本身也沒有想到北渡長江的計劃還沒有說出來就破產了,蔣校長的反應這一次怎麼這麼快?難道第十方麵軍還有內鬼,如果有內鬼,這個人是誰?劉源很疑惑,第十方麵軍的全體士兵也很疑惑。

部隊在四川、雲南、貴州邊境徘徊了十幾天,終於不能繼續隱藏下去了。而這個時候,在眾人渴望的眼神中,劉源終於下了他的第二道命令,向東,重渡赤水城,再回遵義。

這一次運用的就是傳說中的流寇戰術了,古代流寇作戰那就是來回逃竄,利用強大的戰鬥力和機動性,不停的調動政府兵力,造成兵力失調,創造殲滅一部的機會。

此時的薛嶽人在烏江南岸,而蔣介石給他的命令是讓他協同川軍作戰,而薛嶽也確實命令部隊不停的向古藺前進。

而駐紮在桐枔的是黔軍何之重和王家烈。劉源剛剛離開貴州,他們的恢複地盤大業就開始了,中央軍忙著追擊第十方麵軍根本沒有功夫管他們。

這一次渡過赤水是非常秘密的行動,所有部隊都保持無線電靜默狀態,一直到五月七號,黔軍都不知道第十方麵軍重新渡過赤水。

對於第十方麵軍重新出現,誰都沒有心理準備,黔軍士兵都忙碌著脫下軍裝,扔掉武器逃跑(當地確實有這個習慣,沒有貶低的意思)

第一軍飛奔桐枔而去,而第二軍和近衛軍則飛快的飛奔婁山關。

這是遵義北麵的雄關天塹。

劉源親自指揮戰鬥,近衛軍士兵浴血奮戰,和駐紮在這裏的中央軍血戰了三個晝夜,劉源的眼睛都熬得通紅,終於打退了中央軍,占領了婁山關。

中央軍再次緊急調動,一時間也沒有多少部隊支援,劉源再次拿下了遵義。

而王家烈和吳奇偉商量如何麵對第十方麵軍的時候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