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鐵血軍魂(2 / 2)

了想過。

梯子準備好了,在周世第和三師來的巧匠的製作下,半天的功夫,就做出來了三千架梯子。

接下來,在西方人眼中絕對是很白癡的攻城站開始了,蔣介石站在指揮部裏,很自信的對李宗仁說道,“看見那個帶紅領巾的年輕指揮官了嗎?他來自三師,原三參謀師長,叫曹淵,不知道吃了什麼藥,非得調到獨立團,不過讓他指揮奮勇隊,我再也相信不過了。我給他們下的命令是四十八小時之內必須拿下武昌城,否則軍閥從事”

對於這個叫曹淵的年輕人,李宗仁認識,這個時候也隻有點點頭,希望這個年輕的軍官能成功。畢竟軍閥無情,蔣介石連軍法都搬出來了,這個叫曹淵的年輕人要是完不成,麵對他的隻有一個字,那就是死亡。

炮擊,古代攻城用投石機,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火炮則成為戰場的主力,一發發炮彈打在城牆,敵人的跑雖然還擊,但是並不強烈。這個時候,曹淵出發了。

曹淵身先士卒,扛著梯子,在炮火的掩護下不停的往城牆上攀爬,手榴彈不停的在頭頂上方爆發,身邊的人不停的倒下。

一營有接近一千多人,半天的功夫也損失大半,副營長哭著對曹淵大喊,“營長,我們撤退吧,我們這不是攻城啊,我們這是送死啊,我們沒有這個必要啊。”

“撤,軍令如山,如何撤退,讓兄弟跟我衝,今天就算死,也要死在武昌城下。”說完曹淵再次隊伍衝了上去。

如果說獨立團有一樣能和三師相比的話,那就是軍紀,不停的有士兵倒下,但是獨立團的士兵就沒有後退一步,一直到身邊隻剩下十餘人的時候。

曹淵自己也受了重傷,肩膀上纏滿了繃帶,曹淵在牆角的角落處,拿出了紙和筆,寫到,“天以拂曉,進城無望,卑職部下現存十餘人,但革命戰士有進無退,如何處置,請指示。”落款曹淵。

寫到淵字的時候,一發子彈擊中了曹淵的額頭,淵字的最後一筆讓他拉的很長,一名優秀的一期畢業生,與世長辭。

葉挺拿著曹淵臨死之前留下的報告,眼淚刷的一聲就流出來了,當年他加入三師是為了學習三師的帶兵技巧的,但是他到了三師之後,便和聶榮臻一樣,被飛快的同化了,讓他說三師的軍事機密,他一句話不說,就連獨特的訓練方法,他也不願意多說,因為沒有師長的批準,他是不會這麼做的。

黨怕失去這麼優秀的戰士,才把他召回獨立團,而他回到獨立團之後,雖然他沒有教授三師那些獨特的東西,但是他身上有著屬於三師的精神,三師的氣質,他能感到一營戰鬥力飛快的進步,他甚至準備寫信給中央,讓中央重用這個年輕人,而就是這麼優秀的戰士,就在剛才被一發子彈終結了生命。

當時的郭沫若正在政治部,聽說了曹淵的事跡,提筆寫出了一篇題詞 ,“革命之血,主義之花,曹淵功績,威震邇遐,能守紀律,能毋總誇,能愛百姓,能救國家,摧鋒陷陣,如鐵之堅。革命擔負,如鐵之肩,公用若鐵,人民倚焉,願熟如鐵,垂億萬年。

這首詞後麵被廣為傳送,漸漸的不在代表曹淵一個人,成為曹淵當年所屬軍隊的代稱,這支部隊被稱為,“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