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後世軍校畢業的優秀生,給這群連最低的軍事教育都沒有結束的孩子們上課還是綽綽有餘的。
劉源從馬克思的《資本論》和亞當私密的《國富論》講起,從最原始的階段開始講,也不往深處講,隻是給大家講解兩者不同之處,如果當從一方麵講,大家或許認為劉源有偏頗的地方。
當然大家都不知道,這個政治教官腦子裏想的什麼,為什麼給大家蔣介石經濟上的問題,難道讓大家去當經濟學家嗎?
不過隨著劉源講解的深入,大家也明白了劉源的深意,因為講解到深處,眾人開始明白了,所謂的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也是分階段的,要經曆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然後才是共產主義,甚至劉源還分析,其實社會主義還有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
這讓那些天天叫囂著加入紅黨實現共產主義的同學感覺到巨大的壓力。
而且劉源學並不像其他人尊敬馬克思那樣尊敬馬克思,雖然他認可資本論是一本好書,但是對於馬克思的人品卻抱有巨大的質疑。
他給大家拿來一份報紙,上麵竟然有馬克思的寫的文章,有英文學的優秀的學生讀完之後痛哭流涕,發誓再也不會參加紅黨了。
Smith, a propagandist for British colonialism, argued that human progress was advanced with the spread of this \"free market globally,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無論他們認為是什麼社會、宗教、朝代、或國家形態的原因,導致了中國過往十年來的慢性反抗,以及現在聚為一體的強大變革,這個暴動的發生,無疑得益於英國的大炮將一種名叫鴉片的催眠藥品強加給中國。在英國的武力麵前,滿清王朝的權威倒下成為碎片;天朝永恒的迷信破碎了;與文明世界隔絕的野蠻和密封被侵犯了;而開放則達成了,這才有了在加州和澳洲黃金吸引下急速開展的交流活動(指中國奴工被“賣豬仔”到外國采金礦)。與此同時,大英帝國的生命血液──銀幣,便開始被吸取到英屬東印度了。
在當時的英國,主流民眾狂熱地支持第一次鴉片戰爭(而對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則有遊行示威反對),作為此等種族主義的反映,馬克思為英國強迫中國吸毒一事辯護道:
“看來,曆史要先讓這些人民全部染上毒癮,然後才能讓他們從世襲的愚蠢中醒來。”
馬克思甚至辯稱,中國人有一種對鴉片的愛好:
“真的,中國人放棄鴉片,比德國人戒掉煙草更難
這是馬克思發表在紐約論壇上的一篇文章,所有人突然發現,往日裏紅黨支持的深突然跌下神壇了,而劉源也因為這一課揚名黃埔。
漸漸的幾乎黃埔一期所有的畢業生都開參加劉源的政治課。
當然劉源不會一味貶低馬克思,也不會一味抬高斯密,他有自己的觀點,他將自己的思想傳授給在座的人,他希望明白他的人,加入他。
劉源沒有否認資本主義,也沒有否認共產主義,而是很明確的告訴所有人,中國現在的處境,那就是我們現在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們不要管那些所謂的社會製度到底是對是錯,我們現在連飯都吃不到,還要思考到底是用高壓鍋,還是電飯鍋,是不是早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