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印度的折中方案(1 / 2)

印度玩家聯盟的大首領們得到了中國玩家聯盟的強硬回複之後,一下猶豫住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想和中國聯盟徹底鬧翻,更不想和整個亞洲各國對抗。

在這次世界大戰中,印度作為一個中立國,其實已經占了很多的便宜。

中國聯盟為了避免過於刺激印度玩家,避免其投靠歐美陣營,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了對印度的包圍,並沒有進行壓製。中國聯盟幫助巴基斯坦玩家收複了他們的絕大部分國土之後,並沒采取報複性反擊,從陸地上打擊印度。

此外,印度商船可以自由的在中國海軍控製的整個印度洋上航行,和中東諸國、波斯灣諸國、非洲東部、東南亞進行商業貿易。

同樣,歐美聯盟為了拉攏印度,避免其投靠中巴陣營,也給了印度商船極大的方便,允許其在他們控製的非洲西部、歐洲,甚至美洲進行商貿活動。

印度商船可以從東南亞上貨,穿過印度洋、中東埃及的蘇伊士運河,賣到歐洲去。然後又從歐洲拉貨,返回亞洲。

作為一個中立國,印度在兩大陣營中間都得了相當大的貿易好處,兩大陣營沒有誰會輕易去動印度。另外一個中立集團---中東諸國也是一樣,現在歐美陣營和中巴陣營都不會隨便去碰他們,以免引起過度的反應。

當然了,這一切好處的前提,都是印度必須處於絕對的中立地位。如果印度投靠任何一方的陣營,那麼另外一方絕對會作出最激烈的反應,打擊驅逐印度的商船,禁止印度玩家的貿易行為。否則,印度難道會以為這兩大陣營都是吃素的,會任由印度胡來?那是做夢。

中國聯盟發出強硬的威脅和震懾警告,便是要提醒印度聯盟不要做傻事。一旦印度設立一個什麼“中立區港口”來幫助歐美陣營,那麼印度玩家現在享受的一切好處都將立刻消失。印度商船會在整個印度洋遭到打擊。

印度聯盟地大首領們,不得不考慮這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他們本身就是一群大地主、大財閥、大船商、大軍閥組成的玩家群,擁有大批的遠洋商隊和戰船,靠遠洋貿易獲得巨額的收入。遠洋貿易航線非常重要,占了收入了一大半。他們不願意被切斷。

如果印度地海軍艦隊足夠強大,可以保護他們的商船進行貿易,那也沒什麼,印度不怕得罪任何人。

但是印度戰船根本無法和中國主力鐵甲戰列艦對抗。惹怒了中國聯盟地結果。便是印度立刻將遭到海上封殺。沒有一艘商船可以在印度洋上航行貿易。

一些完全靠商船貿易為主業地沿海印度大首領。立刻動搖了他們地立場。

“設立中立區港口地事情。還是必須慎重考慮才行。歐美隻願意給我們一批先進地陸軍武器裝備技術。拒絕給我們鐵甲戰列艦、轟炸機、格鬥機技術。我們在海軍主力裝備上還完全不是中國地對手。僅僅能夠保住陸地而已。

在關鍵地時候。歐美陣營是根本不可能出頭來幫助我們地。隻會讓我們和中國死拚。以減輕他們自身地壓力。那樣地話。我們又何必急著出頭去幫助歐美陣營?”

一名軍閥大首領卻十分不服:“可是。如果我們被中國一句威脅地空話就嚇住。那未免也太丟人了。我們國內地玩家隻怕會不服啊!我們和中國玩家地積怨也不小。被他們一句話便嚇住。不設立中立區港口。全世界都會看到我們印度聯盟地軟弱無能。對我們進行恥笑。不管如何。我們不能輕易向中國示弱。隻有態度強硬。才能讓全世界不敢對我們小覷。”

某大首領冷笑:“嘿。俄羅斯都被中國玩家打丟了半壁國土。也沒見俄羅斯玩家有多麼丟臉。我印度退後一步也不算什麼可恥地事情。”

那軍閥大首領立刻激動道:“俄羅斯那至少也是光榮戰敗,不是被嚇退的!他們就算知道自己未必敵得過中國,也會盡力去打,表現他們的強硬。這兩者能比較嗎?”

“莫非你也想讓我們印度地軍隊像俄羅斯一樣戰敗。然後再退這一步?不過到時候。恐怕就不是退一步這樣簡單了。甚至退十步都有可能。戰敗者,是沒資格談什麼條件的。你看俄羅斯現在是什麼樣子?他們的鄂木斯克城一旦守不住。隻怕要退到烏拉爾山脈,退回到歐洲大陸。他們進攻地結果。無法是丟了更多的國土而已。這種盲動的進攻,不要也罷。”

“話不能這麼說,俄羅斯要是不進攻,隻怕死的更快。而且他們也是為了兩條戰線夾擊中國的戰略需要,作出了充分的考量,為了爭奪非洲和西伯利亞的資源,才發動強烈地進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