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強相碰。印度玩家在和中國玩家對抗中。迅速落到了下風。無法適應這種變化。也難以扭轉形勢。
中國艦隊兵出印度洋之後。在斯裏蘭卡紮根,支援巴基斯坦收複領土之後。印度在印度洋上的影響力開始迅速衰退。印度玩家的實力,僅僅限製在了陸地上,海洋將不再屬於印度玩家。甚至中東各國和印度洋上地各國的玩家,也不再需要看印度玩家的臉色行事。
中國玩家的競爭對手,從近在咫尺的俄遠東公國,到千裏之外日本,再到上萬裏外印度洋上的印度,對手在逐漸遠離中國本土,到原來越遠的地方。
在東亞範圍內,絕大部分的對手已經被中國玩家肅清,剩下的,基本上全是同盟國。在印度洋上,除印度以外,絕大部分地國家也已經開始轉化為中國地同盟國。
不出意外的話,印度將會在中國、巴基斯坦以及中東五大國地聯手軍事行動之下,被迫退出巴基斯坦的領土。中國玩家也沒有打算去占領印度本土,隻要印度退出巴基斯坦的領土,那麼印巴戰爭將結束。
九大王級諸侯國是會議上,各大諸侯的玩家代表,在激烈的辯論一個問題----下一個敵人是誰,下一個盟友是誰?
這些玩家代表,代表的是九大王級諸侯的利益和意誌,在諸侯首領的授意下進行辯論。
算起來,現在有資格和中國玩家做對手的,已經並不多。
畢竟中國玩家已經控製了從北冰洋,到蒙古,到朝鮮半島,到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遼闊地域。中國的自身實力,以及亞約組織的小弟國數十個之多,北亞、東亞、南亞,都已經是中國的絕對勢力範圍,而且已經甚深插足到了中亞(巴基斯坦)地帶。有巴基斯坦這個盟友存在,中國玩家可以輕鬆的對中亞施加影響力。並且逐步影響和控製中亞各國。
除了中國勢力圈以外,還有歐洲勢力圈(德、法、英、俄為首)、北美洲勢力圈(美、加為首)、南美洲勢力圈(巴西、古巴、阿根廷、委內瑞拉等十多國)、中東勢力圈(土耳其、兩伊、埃、沙特、敘等十多國)、非洲勢力圈(南非、蘇丹、利比亞等組成的非洲聯盟),總共六大勢力存在。
中國玩家,隻能從其它五大勢力圈中去挑選敵人和盟友。印度現在已經成了孤家寡人一個,並不對中國構成威脅,反而成了中國需要盡量去爭取的潛在盟友。
這五大勢力圈中。可以說是一半將是敵人,一半將是盟友。
原因很簡單,歐洲勢力圈正在入侵中東勢力圈。歐洲玩家發動的十字軍東征已經長達半年之久,歐洲各國玩家自行組建地陸上十字軍和海上十字軍,不斷的騎馬或者是乘船登陸巴勒斯坦的土地,和中東勢力圈爭奪耶路撒冷、蘇伊士運河的控製權。
此外,西班牙艦隊、葡萄牙艦隊、英國艦隊、法國艦隊、意大利艦隊十多支歐洲艦隊,也在頻繁的入侵非洲勢力圈,試圖在非洲大陸上建立起殖民地。當中國正在收拾日本和印度的時候。他們也絲毫沒有耽擱時間,擴張著歐洲集團地勢力範圍。
歐洲勢力圈可以稱得上是表現的非常活躍,而且極具富有進攻性。
當然了。在《帝國》裏,非洲和中東的玩家並不是不堪一擊,他們也有不弱,甚至強悍的戰鬥力,並沒有讓歐洲玩家輕易得逞。
擺在中國玩家的選擇很簡單,要麼和歐洲勢力圈結盟,要麼和中東勢力圈以及非洲勢力圈結盟。一旦選擇其中一邊為盟友,那麼另外一邊必然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