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興修水利,鼓勵農牧業(1 / 2)

255興修水利,鼓勵農牧業

他繼位之後的第一個國家級任務,全麵調整全燕國四五十座城寨的修路任務。

要求各個城寨在限定的7天4天時間之內,必須修完一條從XX到XX處的高標準主幹道路,並且把這個任務列入對各個城寨酋長的政績之中——當然了,政績對各地NPC酋長的作用其實不大。因為燕國的NPC酋長是宗族世襲製,而不是郡縣官員任命製度。從血統上講,他們也是現任NPC國王姬職的叔叔舅舅伯伯堂兄堂弟等。就算政績一塌糊塗,他們也依舊還是各個城寨的酋長,管理著他們自己的領地。

為了讓各個城寨有足夠的積極性去修築馬路,國王特別作出規定:凡是按期內完成修路任務的城寨,可以免除一部分地方上繳國庫的稅賦。凡是未能按期完成修路任務的城寨,則加追加征收一部分懲罰性稅賦。

這個規定大大激勵了各地大酋長修築馬路的積極性。雖然有一些酋長對這個規定有所不滿,但是國王的命令不能不聽。

燕國的經濟改革的序幕,第一次開始在燕國境內鋪展開來。交通運輸業隻是燕國經濟改革中的第一個骨頭,而且是最容易啃的那塊骨頭。不論是國王、新大臣、老大臣,還是玩家,對改善燕國交通道路的呼聲非常高,幾乎沒有遇到多少阻力。稍微有些麻煩的是修築馬路的經費、人力等問題,這個要靠各地的酋長和玩家們自己去湊集,並不是太難。

燕國最近一段時間較為平靜,既沒有天災也沒有爆發大型戰爭,並沒有多少消耗。各地城寨多少還是有一些錢糧來辦大事。

燕國經濟改革經過第一步試探之後,各方麵的反應較為良好,讚成者遠遠多過反對者。

國王的聲譽因為修路任務,而穩步提升。

這令國王姬職充滿了信心,開始推行由周水聯盟策劃地第二步經濟改革——刺激農牧業的發展。

燕國的地理位置處於北方,以平原、山地、草原為主,同時適合發展農業和畜牧業。但是因為缺乏有效的政策,燕國的農牧業水平不高,比起其它八個諸侯國來,農業水平一般。畜牧業也水平也一般。

所以需要在燕國各個河道興修一批水利工程。改善農田灌溉,可以避免因為旱澇而出現糧食大幅度的減產。過去的幾個月中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天災,但是並不代表以後不會。一旦出現持續性幹旱、洪澇,那麼對農田對糧食產量的影響將會非常巨大,進而影響到整個燕國的安全。

而且興修水利在平時也有好處,可以大幅度增加糧食畝產,隻要提高燕國5%0%左右地糧食產量。便是一個巨大地糧食數字,數億斤單位。

不過這樣的水利工程很耗錢、耗人力,而且還是公益性。光是靠國庫或者是地庫,要修這樣大的水利工程,都很吃力。必須動員各地的玩家參與進來才行。

秦小白的策劃。是在燕國國家級、地方級任務體係。增加一批水利工程任務,給與玩家各種好處,吸引玩家組織參與水利工程的建設。有的玩家組織甚至比各地城寨還厲害,完全有實力承擔這樣大型地任務。

除了水利之外,還有畜牧業,重點是牛和馬。用青銅或者鋼鐵製造犁具,再用牛來耕地的效率,比人耕要高出50%以上。而且因為犁的深。畝產量要比人耕高10%以上,產量非常可觀。而馬匹。是冷兵器時代長途運輸和遠征戰爭的重要工具。至少在鐵器時代,它們是至關重要的戰略物資。直到進入蒸汽時代,它們地才會被逐漸淘汰。

燕王在全燕國強製頒布推行一係列關於保護農牧業地法案牧場主,免除一切稅賦,國家和地方不得征收任何稅賦。鼓勵從外地進口耕牛和戰馬,免除一切進口稅賦。禁止殺耕牛、戰馬,違者重罰金,坐牢。禁止耕牛、戰馬出境,違者重罰金,坐牢。

這條法令對NPC和玩家有同等效力。如果是玩家犯了以上罪行,也同樣要在坐牢以示懲罰,視情節嚴重,關上1天0天。以免有一些利益熏心的商人玩家把燕國的耕牛、戰馬賣到其它地方去。

第二步的經濟改革,涉及到的範圍非常大,也複雜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