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財青牛的造船方案獲得批準之後,興奮的無法睡覺,連夜帶了一群兄弟,在他們的各個部落中挑選出二十名智能較高的NPC匠人(木匠為主),讓這些NPC匠人脫離原戶籍加入周水學府,給每位玩家1000銅幣/1NPC的補償。然後來到周水湖西岸邊興建一座小型船塢,開始研究造舟技術。
石器時代最簡單的水上運輸工具是——木筏,也就是用草藤把十多根整齊的木頭結實的捆紮在一起,能在水麵上漂浮不散架就差不多了。
銅器時代有一種進化版本的——獨木舟,把一根巨大的圓木中間挖空,隻要不傾斜沉沒就行。造這種獨木舟,輕便結實,不容易像木筏一樣散架。但是要砍倒這樣的巨樹,耗費的時間不是一般的多,所以造獨木舟的時間要比木筏還更多,而效果卻不是太好使,獨木舟的體積被圓木的體積限製,並不比木筏的載重強多少。造這種獨木舟還不如造木筏。
到了青銅時代,則是更加進化的版本——木板舟,用多塊流水造型的木板結合拚湊而成,體型更大,是船的雛型。
他們首先造的還是獨木舟的模型,用獨木舟來確定船體的外型,然後再依照這個外型,設計製造出一條木板舟來。舟的外型很重要,直接關係到它在水中行駛的速度、平穩性、載重量,這三個基本要求。這個需要不斷的進行實驗。
當天晚上,他光是花在雇傭二十位NPC匠人、造船塢、購買原材料,就達到了2.1萬枚銅幣,剩下的錢再研究出一條屬性不錯的獨木舟。已經差不多花光了。
上一次長途貿易大獲其利之後,周水聯盟地玩家們便在準備第二次長途貿易。經過了長達五天的籌備,各個商會已經儲備了大量的貿易物資。
護衛貿易商隊的軍隊的裝備也更加的精良,大量更換了武器裝備,甚至配備了約上百騎的青銅騎兵。
這可是真正的能夠用於作戰的騎兵,配備了戰馬、全套馬具(馬鞍、馬蹬、青銅馬蹄)、青銅騎兵甲冑、青銅騎兵長矛。
馬鞍、馬蹬、馬蹄的工藝較為簡單,技術研究地難度並不高,城裏的玩家大佬們投資了幾萬枚銅幣就研究出成功了。現在已經有好幾家玩家地手工作坊能夠生產馬具,規模化銷售,很多玩家的開始購買並使用這些東西。
像這樣地一名裝備了青銅武器。經過衝刺訓練的青銅騎兵,可以輕易的將一名輕步兵給撞飛。格殺掉,而自身受到的傷害極小。
隻是因為戰馬的數量太少。無法大規模裝備青銅騎兵。
1月27日,周水城第二次大規模的貿易開始。秦小白、綿羊、無名、成者為王,這四位周水聯盟的議長和副議長,直接負責主持這次大規模貿易地部署。
秦小白道:“我看了一下這次地貨物總量,比上一次的貨物多出了高達三倍。光是一個薊城,恐怕已經無法消化掉這麼多地貨物,就算能消化。也會因為貨物太多。而讓我們的貨物變得十分賤價。所有我建議分成三支商隊,分別前往不同的方向地城寨進行貿易。確保獲得最大的收獲。你們看呢?”
綿羊讚同,利潤越高越好。
無名也沒有表示異議,一支商隊分為三支商隊。並沒有難度。
成者為王負責商隊的安全,他考慮了一會兒,說道:“如果分三支商隊的話,咱們的貿易對象,便分別在西、南、東三個方向同時進行。
西麵是國都薊城,南麵是渤海城,東麵是遼西城(秦皇島)。以周水城寨為中心,周圍方圓三四百裏的其它大大小小的城寨都包括進去。每個方向派出一支五百商人、五六百輛運輸馬車的貿易商隊,以及一支最少六七千人規模的護衛商隊的軍隊。總的軍隊,需要二萬士卒以上,咱們目前征集的兵力數量恐怕不夠。如果是一支商隊,那麼一萬五千士兵護送應該就夠了。”
秦小白道:“沒關係,不夠的士卒就從各個玩家部落征集吧。每個部落出一名士卒參與就夠了,確保三支商隊的安全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