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後來,想收手已經辦不到了。
時光流逝,後人的記載中,細節慢慢遺失,要說這場災難性的鬥爭最有標誌性的,除了這一個城市,甚至把大半個國家都拖下水的混亂一個月,後來被人們稱之為絕望長夏——當時剛好是長夏前後——以外,就是貫穿事件始終的互相殘殺各族子弟事件了。四大家族的年輕一輩,在這次事件中,幾乎死了個幹淨。
不光是直係,後來旁係的子弟也沒有躲過。
這件事的始作俑者,衛輝看到的所謂的結局究竟是哪裏呢?
也許他的設想是四大家族勢均力敵,然後死個幹淨。也許他隻是想其他三家一起消滅衛家,然後以衛家為戒。也許他隻是想要幫弟弟報仇,至於後來的事,誰生誰死,四大家族的未來,根本與他無關。
事情開始後,衛涵葬禮的當天下午,衛輝就和父親,帶著裝有衛涵屍體的棺材,離開了衛家。
也許他是不在意其他的人和事了,也許他是胸有成竹懶得再等事情的發展。
不過,誰知道呢。
衛老爺子晚上要找他商量現狀的時候才發現他走了。
大房一家走的幹幹淨淨。
衛老爺子自然是氣的不得了。可是他根本沒有時間好好的發頓脾氣。
衛輝就這樣走了。
也不知道他是怎麼說服他那個刻板迂腐,又責任心極強的父親,丟下衛家這個爛攤子,頭也不回的走掉的。
事情撲朔迷離,等全部結束後,有心人還是查出了事情的真相。於是衛輝這個腹黑的天才自然是又火了一把。
後來找衛輝的人多不勝數,可是誰也沒有再見過他。
有人說他埋葬了弟弟,就受不了內心的譴責自殺了,也有人說他放不下父親,在深山裏隱居,直到終老,還有人說他改名換姓,去了別國,當了大官,娶了嬌妻,合家幸福,就是他的子孫後代都得他蔭庇。
還是那句話,誰知道呢。
但是有確定的一點是,這件事給四家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幾乎是毀滅性的。年輕一輩死了個幹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四大家族這是要沒落了,無數人等著吃這塊肥肉。
然而,事情總不會像大多數人以為的那樣發展。否則也不會有這個故事了。
四大家族當機立斷,從打的難解難分,恨不得置對手於死地的仇敵轉變成忠誠的盟友簡直不用一分鍾啊。
他們四家聯手,抵禦外敵,並迅速在遠親中尋找可堪重任的孩子,接過來培養,還有可堪重任的大人,調到本家來任職,要說四大家族能屹立在曆史的潮流中幾百年不倒,他們基因的強大真的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是的,那些選出來的遠親居然還表現挺好,愣是把這破破爛爛的家族給支撐住,還一代代傳下去,甚至攀上了直係先輩不曾到過的高峰。
也就是說,現在的夏幟棠,姬淩鋒這些人,其實是當時的旁係血脈了。
咳咳,當然,這個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麼慘烈的事情發生過後,四家就先後有了這樣的祖訓:四族子弟不得相殘,違者逐出家族,四族之人人人得而誅之。
這樣的家訓可謂是嚴厲至極了,可是四族隻間怎麼可能還沒點摩擦呢?
於是慢慢的,祖訓的意義就變成了,爭鬥可以,但不可以累及生命,尤其是不可以把小一輩的孩子牽扯到家族鬥爭中來,違者按祖訓處置。
曆史講完了,再來說本文開頭的綁架案件。
是的,夏幟棠,姬淩鋒幾人不擔心謹祤的生命的原因就是這個祖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