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兩委?”
聽亮子這話,李德發有點懵,額頭突然就印出了一捋冷汗,一種說不出的壓力迫降而出。
“他是黨員嗎?”
李德發沒頭腦的崩出這麼一句,惹的亮子笑的前仰後合。
“黨員?他可是兵王退伍,正營級的軍轉幹部,能不是黨員?”
亮子倒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繼續說道,“叔,我覺得咱李家莊若想抓住現在的發展機會,想一鼓做大,就得吸引各方人才,你憑良心講,張銳的實力怎麼樣?在不在你之上?”
呼!
李德發倒吸口涼氣,白了眼李亮,很狡猾了躲避了這個話題,“人才肯定是要吸引,但兩委成員可不是說進就進的,那都是通過村民選舉公開投票的,特別是黨委,更是要召集全村十九個黨員投票,我說了不算,你也說了不算,老百姓說了算。”
很明顯這是在打官腔,把事情的主要矛盾轉化到了民眾身上。
“叔啊,糊弄鬼呢?從六年前的一屆選舉,我剛剛從學校輟學就跟著你滿村裏敲門給老百姓送禮品,什麼大米、花生油、麵粉、豬肉,成車成車的往村裏拉,那是幹啥?不就是拉票嗎?你不就是那樣上去的?”
李亮雖然年紀小,可這幾年經曆的事也不少了,像李德發這些事,他再清楚不過,無非就是砸錢把自己捧上去,然後把位置坐穩後就開始一點點往回抽本,借用村書記的權利把李家莊折騰了個“天翻地覆”,有人罵有人喜,維護了一幫追隨他的鐵杆,也惹了不少腦筋死板的村民。
“傻孩子,怎麼啥事也說?我是你叔不?現在年代不同了,知道嗎?老百姓天天看新聞,聽廣播,知道的事可多了,再說了周邊很多村也慢慢發展起來,很多候選書記想上去的直接挨家挨戶發錢,一張票一千塊錢,一個黨員能到五千,知道不?張銳有這個實力嗎?何況他是外村人,根不在這,怎麼能讓他在村裏掌權呢?沒有根基,在農村是很難工作下去的。老百姓會擁護他嗎?”
李德發說的也是實情,這年頭再給老百姓送那點肉和麵,根本就不看在眼裏,一百二塊錢的東西夠幹嘛的?哪有直接送人民幣瓷實?
“雖然農村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張銳也是自小在村裏長大的,對李家莊的情況非常了解,而且他在老百姓裏的口碑很好,能力也超群,隻要讓他幹,絕對會得到擁護的!老百姓看的不是什麼姓氏什麼家族的人幹,而是給他們切實的做了什麼好事,創了什麼福利!何況又不是讓他幹書記,隻是幹個委員而已,根本用不著你這樣大動幹戈吧?怕他還是咋地?我的叔!”
李亮還沒跟張銳商量這件事,但他認為這是非常非常好的機會,三年一次,錯過就毀了,銳哥若是進了兩委,不僅可以為老百姓辦實事,還能發展他們自己的實力,在很多時候,不影響村裏利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找一些小項目把弟兄們帶起來,何況有了村領導的名分,也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多接觸接觸外麵的領導,像李德發這樣的村書記,起碼在西五區還是很響的,當地的一些有名有姓的人物沒有不認識,不給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