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裏縣,渤海市的農漁業之鄉,這裏位於渤海市的最北邊,因緊鄰渤海,從幾百年前,這裏就盛行捕魚業,老百姓世世代代以此為生,後來渤海市成立,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開荒數十萬畝地分產給老百姓,開崛闊道,將一條橫穿渤海區的小清河引入南裏縣,從此,南裏縣人民開啟了捕魚,務農的雙方向。捕魚是他們的老本行,遠近有名,務農方麵,則在各種政策幫助下,搞起了現代化大棚區,單片幾百上千畝的冬棗,葡萄,桃林,草莓,西瓜等等形成大規模的種植,每到適時季節,都會開辦各種相對應的采摘節,形成種植,采摘,包裝,鄉村遊玩的產業鏈路線,在渤海市乃至鄰近的其他地市都非常有名。
龍居縣,渤海市的工業縣,這裏有兩個國家級的開發區,六個上市公司,十幾個年納稅達到規模以上的大企業,龍居縣綜合實力排在全國百強縣的五十八名,去年的縣級納稅額在江南省都排進前十名。其中渤海市的第一首富萬全銅業的老板苟萬全就是龍居縣的,去年的全國財富榜以一百六億資產排在第三十六名。
不到二十分鍾,科帕奇就殺到了西營縣,走過縣城的時候,看著繁華街道上琳琅滿目的商場和店鋪,張銳忍不住讚道,“西營縣,我十二歲的時候來過,那時家裏困難,跟幾個夥伴來撿油田井架上廢棄的鐵鍋,記得一個能賣一塊錢,那時就樂的了不得!不過縣城就幾個小商店,十幾年過去了,發展是真快啊。”
張銳吐一口煙雲笑道,“想想那時候,真不容易。”
“你還幹過那事啊?經曆真是廣,西營縣有油田,發展自然快,不過我不是很喜歡這裏,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油汙味。”
陳巧曼辦案經常會來這裏,很多油耗子會從西營縣弄出油來帶到渤海區變賣,一袋子二百塊左右,很多人都是弄輛破麵包車把後排座椅全拆除,然後在裏麵塞滿原油。
巧曼經常會協助西營縣的油區警隊抓捕這些倒賣團夥,之間聯係非常密切,對她來說,西營縣已經非常熟悉了。
“我喜歡這種感覺,很凝重,紮實,這麼多年來油田工人努力奮鬥在第一線,身上每天都是這個味,讓人欽佩。”
西營縣的一大特色就是在街頭經常會看到三五成員的剛從鑽井上下來的作業隊成員,穿著大紅色的特殊材質作業衣到路邊小攤吃飯。
“切,就你心善!”
沒一會,科帕奇便穿過了縣城,順著外環路朝三十公裏外的軍分區狂奔。
終於在晚上六點前趕到了駐地。
軍分區大門跟大多數部隊營地一樣,莊嚴的建築格局,門兩側的石台上站著兩名全副武裝的執勤武警,手握鋼槍,表情肅穆,有種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氣勢。
“你來這裏到底找誰啊?”
兩人一路閑聊,陳巧曼都忘了問張銳到底要見哪位,畢竟這裏有個人還是她父親陳垣的幹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