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大將之風(2 / 3)

可能是忌憚祝千衛武功高強,也可能是顧念舊情,祁桐一直在嚐試說服祝千衛交出女嬰,理由是原城主隗兮做了太多的壞事,不值得祝千衛效忠,也不值得祝千衛為他陪葬。

想要勸說他人,總得列舉隗兮具體都幹了什麼壞事,祁桐說了三方麵的事情,一是隗兮沉迷酒色,荒廢政事。二是隗兮濫施酷刑,殘害臣子。三是隗兮大興土木,奢靡享樂。

起初吳中元也沒在意,但越聽越感覺不對勁兒,祁桐所說的這些情況怎麼與被妲己迷惑了的商紂王幹的那些荒唐事情大同小異?

祁桐陳述隗兮罪行的時候祝千衛並沒有進行反駁,這說明祁桐並沒有冤枉隗兮,隗兮的確那麼幹了。

祁桐說了很多,但祝千衛隻說了為數不多的幾句話,其中一句是‘大王原本不是這樣的。’還有一句是‘大王有恩於我。’

祁桐接下來又開始批評祝千衛愚忠,說他不值得為隗兮這樣的昏君送掉性命。

“你們為什麼要趕盡殺絕?她又不是男孩。”祝千衛說道。

“誰說女子便不能為王?隗城王位曆來世襲繼承,這嬰孩雖是女嬰,卻有王族血脈,她若不死,城中民眾便難能接受大王管治。”祁桐說道。

勸說大約持續了一刻鍾,事實證明祁桐的確在拖延時間,目的自然是等援軍到來,一刻鍾之後,又有一隊人馬自西麵趕來,包圍祝千衛的人數增加到了五十多人。

援兵一到,祁桐便不再與祝千衛多說什麼,轉身離開,走出包圍圈之後,右手微抬,下令進攻。

率領援兵的是一個中年男子,此人和祁桐都沒有參與圍攻祝千衛,進攻開始之後,二人站立一處,一邊掠陣一邊低聲交談。

由於場中有打殺之聲,吳中元想要聽清二人的交談就有些吃力,但仔細聽,還是能夠聽到,二人談論的是殺掉祝千衛和女嬰之後如何逼出通靈神兵所化虯龍並拿到虯龍戟。

在此之前吳中元一直沒什麼立場,也不太清楚隗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直待後來之人衝祁桐說了句,‘老弟當機立斷,於席間砍殺了那罪人,大王日後必有重賞。’方才恍然大悟。

這些兵士的靈氣修為都不高,大多隻有淡紅靈氣,祝千衛是紅色靈氣,而祁桐在眾人之中靈氣修為最高,也不過升玄深紅,隗城城主隗兮能被此人一劍砍死,說明隗兮的靈氣修為更差,很可能還沒有靈氣修為,如此一來就有合理解釋了,隗兮之所以後來變的昏庸殘暴很可能是被妖王影響了神智。

之所以懷疑是妖王作祟,有兩個原因,一是妖王隻能影響那些沒有靈氣修為,或是靈氣修為低劣的人的神識,靈氣修為越高,妖王越難以影響左右。二是整個南荒的食鹽都出自隗城,其中一部分還供應中土,如果隗城發生變故,會對整個南荒乃至是中土的食鹽供給產生巨大影響。

如果此事真是妖王從中作祟,那它的目的就是釜底抽薪,隻要它掌控了食鹽的供給,南荒所有部落都會受製於它。

不過有一點他想不通,那就是如果此事真是妖王所為,它完全可以一直左右隗兮的神識,讓他斷絕對南荒和中土的食鹽供應,為什麼要讓他自毀江山,換另外一個人來當城主。

此時祝千衛已經身陷重圍,此人雖然靈氣修為不高,卻有萬夫不敵之勇,一杆長槍使的出神入化,進退有度,攻防兼備,可能是自忖不得全身而退,也沒有嚐試突圍,但他也不曾衝圍攻自己的族人痛下殺手,隻傷不殺,傷者甚眾,卻無一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