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提攜(2 / 3)

這種情形就如同了解和認識世界,世界是什麼樣的?站在唯物角度上說世界該是什麼樣的就是什麼樣的,但人都是有思想的,思想本身就是唯心的,所以世界是什麼樣的不但取決於世界本身是什麼樣的,還取決於在每個人眼裏世界是什麼樣的。

不同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樣,如果一個人正經受失敗和痛苦,那在這個人眼裏世界就是灰暗和悲觀的。如果一個人正春風得意,那在這個人看來世界就是充滿光明和希望的。

同理,參悟天篆文冊能得到什麼,不但看天篆文冊裏包含了什麼,還得看推敲之人想自裏麵看到什麼,以及能夠看到什麼。

這是第一個需要推敲的問題,吳中元已經有了大致的答案。

第二個需要推敲的問題是狼族王族的練氣心法是誰推演的?是伏羲女媧推演出來之後傳給了狼王,還是由狼王推演出來之後留於後世?要知道即便是同一片金簡,由不同的人進行推演,心得也不盡相同。

推敲的結果是這個問題並不需要進行推敲,不管狼族的練氣心法當年是誰推演出來的,隻要現在由他來推演,其結果就肯定與之前的練氣心法不太一樣,既然不可能原封不動的倒推出來,那就幹脆站在自己的角度再推一回。

最後一個需要確定的問題是狼族的練氣心法是單純的由猁龍棍裏的一片金簡推研而出,還是伏羲在掌握了所有天篆文冊妙法玄機之後,有針對性的為狼族推演出了一套適合它們修煉的練氣方法?

這兩種可能性都有,不能因為猁龍棍裏藏著金簡就片麵的認為裏麵的金簡一定與狼族的練氣心法有關,也可能裏麵的金簡隻是為了讓猁龍棍擁有靈性。

現代搞科學研究的人所遵循的原則都是大膽設想,謹慎求證,他接受了十幾年的現代教育,也養成了這種習慣,哪怕是自己之前所得出的結論,也會持懷疑態度,會根據客觀事實進行反思和調整。

站在不同的角度,同樣一個人可以進行多次不同的分類,如果站在有無主見的角度,人可以分為有主見和沒主見兩類,不管屬於哪一類,都有弊端,有主見的人往往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對於自己做出的判斷堅信不疑,潛意識裏會尋找各式各樣的理由和證據來證明自己做出的決定是正確的,很多時候往往不夠客觀。

而沒主見的人是對自己不夠自信,與自己的觀察和判斷想比,這類人更喜歡遵從別人的建議和指點。

不管是有主見還是沒主見都屬於性格的一部分,而性格一旦形成,想要修正改變就很難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有針對性的揚長避短。

有主見的人聽不進別人意見,也沒必要強迫自己去改,因為別人的意見並不一定就是對的,隻需要經常給自己潑潑冷水,時刻讓自己保持清醒和客觀就可以了。

沒主見的人自己拿不出什麼主意,這個也改不了,一個人二十歲沒主見,到了七老八十也是這樣兒的,既然改不了,也就沒必要強迫自己去改,因為自己的想法也並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可能別人的更高明,這類人需要做的就是別誰的話都聽,誰的主意都采納,隻聽那些身居高位和成功人士的建議和指點。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得聽優秀人士的勸才能吃飽飯,聽普通人的勸隻會碌碌無為,聽失敗者的勸得餓死。

吳中元屬於有主見的,擔心自己流於主觀,便時不時的給自己潑潑冷水,根據客觀情況對之前作出的判斷進行補充和調整。

最後這個問題想要推敲也不難,隻需將猁龍棍裏金簡的內容與高展特殊的經絡相結合就能驗證出來,如果彼此契合,狼族的練氣心法就是由這一片金簡推演出來的,如果牛頭不對馬嘴,那就是由全部天篆文冊推演出來的。

推敲的結果是前者,狼族練氣心法隻是這一片金簡,確切的說是完整一片的半片推演出來的,因為九天金簡每一片都有陰陽兩麵,而猁龍棍裏隻有其中一片的陽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