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 讓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1 / 1)

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 讓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卷首語

作者:胡燕磊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製機製進行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戰略任務,要抓緊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統籌城鄉關係上取得重大突破,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改革發展進程、共同享受改革發展成果。

來自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及城鎮居民的1/2。在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例達50%,但是農村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卻隻有13.7%。因此,如何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近年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顯著加強,農村社會事業得到明顯改善,統籌城鄉發展、城鄉關係調整取得重大進展。但另一方麵,由於欠賬過多、基礎薄弱,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依然比較突出。

針對這一實際,習近平指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要堅持從國情出發,從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和二元結構的現實出發,通過建立城鄉融合的體製機製,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

推進城鄉一體化,根本在於增加農民收入,靠的是億萬農民。要堅持不懈推進農村改革和製度創新,充分發揮億萬農民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激發農村發展活力。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夯實農業基礎地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水平。通過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係,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促進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此外,還要高度重視農村社會治理,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增強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功能,提高基層組織凝聚力和帶動力。

同時,要繼續推進新農村建設,使之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互惠一體,形成雙輪驅動。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機製,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創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決策、投入、建設、運行管護機製,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推進戶籍製度改革,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製度,逐步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進得來、住得下、融得進、能就業、可創業,維護好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

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讓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新的曆史時期,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更加主動地將自身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與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製機製、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良性互動、持續雙贏的局麵,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