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來電”何以變身官員夢魘
卷首語
作者:白楊林
如今騷擾電話滿天飛,但對很多企業負責人和地方幹部而言,“010”開頭的電話對他們來說,更像是“魔咒”。一位和筆者相熟的地方幹部說:“至少90%是騷擾來電,但很多不是一般的騷擾電話,接就等於接了麻煩。”部分企業老總和地方幹部還稱,看到來電顯示是陌生的“010”號碼就頭疼,“我們管這叫‘010恐懼症’”。
調查發現,接到過此類電話的企業負責人、地方幹部不在少數。蘇北一個副縣長笑言,他從當鄉長開始,就接到過所謂的“中南海的邀請”。另一位蘇南企業負責人說:“內容都差不多,研討會或者培訓會,反正一句話,隻要給錢,什麼文憑、獎狀、頭銜……都是小菜一碟。”
筆者身處基層,對“010”開頭的“北京來電”深有感觸,在我身邊的很多基層領導幹部大都接聽過“北京來電”,且深受其害,因為這些來電大多與推銷有關,不是國家部委,便是某某協會,來頭都很大,而內容卻無比瑣屑——編書、會議、培訓、讚助……無所不包,早已讓人生厭,地方上對“北京來電” 唯恐避之不及,有的幹脆拒接。盡管如此,“北京來電”仍然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圈套,在不堪騷擾之下,隻好花錢買清靜。可以說,打著各種旗號的“北京來電”已經成了基層官員的夢魘。
那麼,“北京來電”究竟是如何變身為官員夢魘的呢?依筆者愚見,關鍵在於“北京來電”背後的權力魅影。現實當中,權力和利益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特別是那些位於北京的部、委、辦、局以及一些行業協會、媒體等,手中握有相當的權力。在計劃經濟時期,他們掌握著資源的分配權。進入市場經濟,資源分配的權力雖然小了,但他們還有考核評價權、曝光批評權等等。就算這些都被弱化,還有信息享用權、產品推薦權等,對於基層幹部來說,有些權利即使沒必要攀附,但起碼也是不能得罪的。身居北京的一些單位,還有一些純粹的騙子,正是摸透了這些,才鑽了空子,遊走於權力與經濟的邊緣,“挾天子以令諸侯”,借用政府權力去壓榨基層,盤剝基層,中飽私囊。
當然,在時下信息通達的社會環境中,那些唬人的“北京來電”,騙人的成功率未必很高,但是相對於其它營銷方式,其投入產出率卻是高的。因為相對於其他用戶來說,單位埋單的生意,隻要抓住了一份,收益就會非常可觀。更何況,花單位的錢,做點“花架子”式的業績,捎帶著給自己買份榮譽之類的需求,現實中還是不乏其例的。這也是“北京來電”猖狂已久、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因此,清除“北京來電”的魅影,必須首先綁住權力的手腳,將權力真正關進籠子裏。這就需要從上層開始,從國家部委做起,加強自我規範,管好下屬機構,切斷政府伸進經濟領域、伸向基層的“非法的手”。隻有各部門潔身自好,那些“寄生者”自然也就沒有攀附權力的空間了。同時,基層領導幹部也要加強自律,做到自身正、自身淨,倘真如此,誰還會怕所謂的“北京來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