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立師伯,你說我該怎麼學、學哪些武功好呢?”一個年輕男子的聲音問道。
“唔,先把武當的基礎內功、拳劍學會,練到登堂入室的地步。然後讀些道藏,領悟一點道心,這有助於你把握我們武當武學的神髓,接著就可以去挑戰一下門派任務,完成了就會獲得中高級的武功了。在這之後就要看你個人的努力和運氣了。如果你運氣好,也許能得到高級甚至是人級的武功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如師伯我,練的就是神門十三劍。”了立細細答道。
“神門十三劍,那是人級中品的武功啊。”先前的男子驚歎道。
“嘿!人級武功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難練著呢。”了立冷笑一聲道,“其實中級武功和高級、人級的武功差距並不如你們想象的那麼大,武功品級越高,提升的難度也越大,沒有練到很高的等級,威力根本拉不開。這裏我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從人級武功開始,武功等級升級起來和初中高級的有一個明顯的不同。每到一定的級別,就會出現瓶頸,沒有特殊的機緣或是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努力,這級別,根本升不上去!所以江湖上,學會人級武功,乃至於地級武功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可叱吒風雲的,還是那些把高級武功或者是中級武功練到非常高級別的人。揚貴啊,你要記住:任何的武功,威力的大小,取決於你對它的用心程度。”
揚貴道:“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多謝師伯指點。不過,我還是好奇,師伯的神門十三劍是怎麼獲得的?”
了立露出回憶的神色,道:“那也是一個任務。當時我接到的任務是保護張無忌回武當山。玄冥二老是什麼狠角色,相信大家都知道,為了這個任務,當時武當派的所有異人弟子幾乎都出動了。四十九個了字輩,當時去了四十三個,另外還有你們揚字輩最早入門的二十多個,真稱得上是我們武當弟子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聚會,好多都已經下山的師兄那一次也都紛紛回來助陣。那一次我是任務發起人,就由我假扮張無忌,其他人都埋伏在一旁。那玄冥二老真是厲害,才一記三丈外的劈空掌,我就沒能接下,被打得就剩下一口氣,當場就暈了過去。後來才知道,二代的武當七俠中有四位當時都出了手,打得真是飛沙走石。最後兩邊是兩敗俱傷,我們才撈得機會出了手,但就是那麼多人,還是沒能留住玄冥二老,讓他們跑了。不過真張無忌到是一點事也沒有,代掌門宋師伯祖判定我們完成了任務,賞了我們學習高級武功的權利。我,還有打傷玄冥二老的幾個人,都特別批準學一個人級武功。我的神門十三劍就是這麼來的。”
方舟曆二年十月的一個清晨,武當四代弟子了立,帶著剛從火工道人轉正成為武當五代弟子的揚貴,從大殿走出,一路上不停地交待入門後,該注意的地方,順便吹噓了一下自己以往的得意之舉。
了立很看好揚貴。事實上,隻要是武當正式弟子,幾乎都非常地優秀。武當選拔正式弟子異常地嚴格,沒有過人的毅力和耐心,以及機敏的頭腦,縱使先天資質再好,也絕難把筋骨和精神,都鍛煉到符合武當入門條件的地步。
新弟子加入武當,隻有從第四**始。至今還沒有人能夠直接拜在二代的七俠門下,更別提一年間,僅僅露過三次麵的祖師張三豐了。
武當三代清字輩弟子,算上宋青書、張無忌、清風明月等人,隻有二十八個。四代弟子了字輩多達百人,其中泰半是武當撫養長大的孤兒,這些人對武當忠心耿耿,掌控著武當武學的傳承,他們是五代弟子的師傅。五代揚字輩,不知道會有多少,至今僅收了一百幾十個,還不如五嶽劍派中絕大多數的武功教習一人收得多。畢竟,武當正式弟子的入門條件太高,放眼整個江湖,除了隱世門派,也就隻有少林可比。但是,少林火頭僧眾,轉為正式僧人,其對資質的挑剔性,實在是小得很多。因為少林,有太多的武功,供各種不同條件的人選擇。
武當、少林,就其門派的武功而言,似乎和其他門派也有一定的差距。其招式,在殺傷力上,實在遠遠比不上其他的劍派。不過,武當和少林的名聲,實在太響。每天仍舊有洶湧的人群,填補著大量放棄火工道人、火頭僧眾身份的異人們,所留下的空缺。
武當後山觀蛇峰,是正式弟子的居住地。
了立帶著揚貴,走在上觀蛇峰的山路上,拐過一個彎,山路的轉折處,赫然出現了一座涼亭。此刻,涼亭裏正坐著兩個對奕的人。上首那人,略顯清瘦,一襲灰布道袍,隨意地掛在身上,左手舉杯品茗,右手掂著一顆棋子,苦思著對策。下首之人,微白的頭發,年紀不輕,同樣是一身灰色道袍,在他身上,隻讓人感到端正整潔,肅然起敬而不生半絲負麵的印象。
揚貴輕聲問了立道:“這兩位是誰,可是門派中的前輩?”
了立微微搖頭,揚聲對著那兩人道:“了謙師兄、了一師兄,小弟了立有禮了。”
那二人對著了立做了個揖,目光轉到揚貴身上,年輕的那個問道:“新來的?”
揚貴行禮道:“五代弟子揚貴見過兩位師伯。”
年輕的道人頷首道:“我叫了一,他是了謙,有什麼問題,可以來問我們。”說罷,兩人的注意力全都回到棋盤上。
了立拉著揚貴繼續前行,輕聲對揚貴道:“他們兩個就是這麼個怪脾氣,也不象其他人那樣積極的練武,平時就模仿師傅師祖的起居,好象是真的來做道士似的,我們了字輩的人給他們起了個外號,叫做武當二閑。”
“二仙?”揚貴沒聽清楚。
“二閑,閑著沒事做的閑。”了立道,“不過他們倒是對你另眼相看,平時都不理人的。”
揚貴道:“那真是非常的榮幸啊。他們的武功應該很好吧?”
了立露出嘲諷的神色道:“武功好不好我不知道,連他們是不是真的會我們都有疑問,從來沒見過他們出手。不過他們研究道藏倒是很有心得,連掌門人都說他們用功,是真正的武當道士。哼,進了武當還不學武功,真是入寶山而空手歸。”
了一落下一子,嘿然對了謙道:“了謙,聽到沒?我們成了不務正業的典型了。”
了立若是知道了一能夠聽到他和揚貴的私語,想必立即會對二人的實力作出新的評估。能夠在這麼遠的距離,聽到他和揚貴的對話,這份感知,隻有在非常強大的內力支持下才能達到,便是了立自己,也未必做得到這件事。了一的感知強到這個地步,隻有一個解釋,他的內功等級非常高,且已經運轉到了極限。
了一的確全力運轉著內功。這是他的修練方法:不斷地把內功在耗盡、補滿兩種狀態之間運轉,內功的修煉速度比正常狀態下,要有額外的加成,而且還有少量的上限提升。
了謙悠悠的道:“隨他們說去,不懂的,就是不懂;差距,隻會隨著傻練,越拉越大。”
了一和了謙有資格說出這種狂言。
二人並非是對武功沒有興趣的人。相反,以他們的修為,在武當門下,絕對是三代以下,後輩弟子中佼佼者,即使是那些天資橫溢的土人,也未必強得過他們去。能得到張三豐一句讚語,還被宋遠橋賞識的人,豈是易與。這份修為,絕非短時間的刻苦修煉所能達到,而是與那些練功狂人一樣,長久不懈的努力所得。但是二人平日裏,絲毫沒有顯露的意思。二人沒有爭鬥之心。了謙年逾不惑,早已過了爭強好勝的年齡;而了一的性格決定了他根本不會在自己武功大成之前,拋頭露麵。門派的異人十大高手,是榮耀的存在,倘若能登上這些位子,無論以往是多麼的默默無聞,在江湖中,下一刻也會是名聲顯赫。不過二人根本看不上武當十大的位子。武當派的弟子人數,相比起其他門派,實在是太少了,因此武當十大的實力,比起其他門派,除卻兩個最強的,在其他人在江湖人的眼中,不外如是。所以,登上十大的武當弟子,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接受挑戰、或是挑戰他人,以維護武當與自己的榮譽。了一二人,對這些行為一致的認為是非常無聊的舉動。高手,確實需要別人的認同,但是這認同,絕對不是因刻意的宣揚而成立的。高手唯一的判定,就是他們本身的實力,絕非他人的認同。武當,太小,武林,太大,還不如安安分分地,用所有時間,練好武功。
二人其實時刻都在修煉著。在旁人看來,喝茶下棋,是娛樂,是浪費時間。而對於他們,則是掩飾,是在練功。兩人並不比其他人多學了什麼,隻是他們把一些門派基本的東西,看得比其他人都重。其中造成這種決定性後果的,就是對道心的體悟。
盡了一所知,這類特殊的門派心法,隻有武當的道心和少林的禪定,除此之外,不管是同為佛教宗派的五台、道教嫡傳的茅山,還是佛道同流的峨眉、三教合一的全真,其門派心法都和少林武當的不同。兩派的門派心法,升級之困難,比高級武功還要慢,卻是每個少林、武當弟子,都必須領悟的。因為,沒有這兩門心法,將難以學習兩派的武功。
初學乍練的時候,學到初級下品武功的可能性最大。隨著心法等級的提高,學習武功的任務難度就相對提高,即任務的報酬也相對提高。到粗通皮毛的時候,接到的任務完成後,得到的武功品級一般就在高級。曾經有位了淵,把武當的道心練到了駕輕就熟的程度,但是,當他再去接任務,所得的武功傳授,接連是中高級的。於是,他放棄了;於是,全武當的弟子放棄了,練到了粗通皮毛,基本上就不會有人繼續深造,除了二閑――了一和了謙。
門派心法,在駕輕就熟的程度這裏,是第一個瓶頸,不是簡單地修行就能過去的。二閑那時候天天要抽出兩個小時鑽研道藏,再完完整整做好早晚兩課,那麼道心才會略略提升。並不是兩人不想多花時間早日邁過這道坎,而是在瓶頸的關頭,過多的努力是無效的,欲速則不達。然而潛心修煉道心的回報也是豐厚的。當道心進入登堂入室以後,心法的效果顯現,在任何時候,哪怕是吃飯、誦經的時候,都能進行武功自修。隻是,一心二用之後,整個人看起來精神恍惚就免不了的。此時自修的效果,雖然趕不上平素練功的狀態,卻勝在可以苦練不輟,卻不增加身體與精神的負擔。
雖然有著沉浸於事這種天賦的幫助,晚了半年入門的了一,他的道心苦苦追趕了年餘,仍舊比了謙低上一層。道心的提升,是靠無數日子長久的積累,缺了一天,就意味著和堅持修煉的人,又拉開了一段微小的距離。而這距離根本不可能依靠魔道般,用不分晝夜地苦修趕上。道魔之別,就在於此。
了一的道心,已經略有小成了,這就意味著,他在通常狀態下,可以一邊做著其他事情,卻並不耽誤武功的進展。因為比起其他修練武功的人,他的武功進度,已經達到他人的八成,有了這種速度,又何必擠到練功房去?
方舟世界中,粗略的來說,有四種狀態。一種為通常狀態,武功一般不會有增長;第二種為練功狀態,能得到武功的提升;第三種為閉關狀態,武功的提升速度是練功狀態的兩倍,但是對於身體,則是一種很大的負擔,限製條件很多;最後一種為武功使用狀態,所用的武功的會小小地提升。順便提一句,少林的門派心法,禪定,是大幅增加閉關狀態下,武功的提升速度。
了一如今的武功十分紮實。外功方麵,武當基礎劍法(初級武功),豁然明悟;武當中級劍法,也已爐火純青;武當中級劍法(雙劍改式),同樣爐火純青。傳統的武當劍,都是單手的,但了一是曾經學習過基本兵器總決,有相當於豁然明悟程度的基本雙劍底子,這使他能夠自創出雙劍武當劍法。在了一從師傅宋青書那裏學到了武當中級劍法後,滿級的武當基礎劍法(雙劍改式)自動升級為武當中級劍法(雙劍改式),倒省得了一再一次自創了。武當掌法和拳法,因為常常和了謙對練的緣故,都在中級駕輕就熟的程度。
內功是最難練的,了一花了小半年,才把基本內功搞定,練到豁然明悟。之後武當基礎內功、中級內功便一帆風順,現在已有中級駕輕就熟的驚人高度。同門之中,撇開了謙不算,僅有一人方可級。那人的武當高級內功已有小成,新學會人級的龜蛇勁,卻尚未窺到門徑。
至於輕功,宋青書已經傳授到高級的。雖然已經修煉到略有小成,但是了一身體的運動能力天生太差,運起輕功,卻不見得比別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了謙的實力連了一也摸不著底,至少了一傾盡全力,仍舊勝不過了謙。了謙的悟性很高,但遠遠及不上了一那麼**。但是了謙隻修習拳法內功和輕功,他自創的簡式太極拳在融會了武當基礎拳法、掌法、中級拳法、掌法和太極推手之後,品級大幅度上升,到了高級上品,而且等級又接近了駕輕就熟的階段。了一的劍法對上了謙的拳法,十分吃力。雖然內力強過了謙不少,但是了謙已有小成的武當中級內功,足夠讓了一的內功,產生不了絕對的差距,足夠讓了一在每次切磋時,要多耗費大量的內力來控製招式,導致內力耗盡,落敗。
葉綠花開,葉茂果結,葉枯果熟,葉盡雪覆,如是不知幾許輪回,青山依舊,故人何在?
隨著歲月的流逝,成為武當弟子的人不斷地增多,在揚字輩滿了五百人之後,南字輩又一如揚字輩那樣,開始了他們的武當生活。隻是這一回,已經無人像了立那樣,指著二人道:“他們,是武當二閑。”
了字輩和揚字輩的早期人員,有的,立下赫赫威名,縱橫宇內;有的,依舊在江湖上默默無聞地打滾,等待著成名的那一天;更多的,早已轉世重生……
武當山上,已經沒有人知道,每天定時在山道旁小亭子裏喝茶、下棋的兩個人,是誰。在來來往往的人眼裏,二閑,是可以無視的存在。
明教既是門派,又是幫派。各派弟子,除非冒著被師門追殺的危險,背叛師門,否則不可能加入明教。與明教同一類型的幫派,尚有丐幫。隻是加入丐幫,隻要事先在本派掌門處,辦理過手續,斷了私自傳授的可能,就不算是門派叛徒了。兩種天差地別待遇,隻好說,明教的對頭,確實是多了些。
學習高等級的武功,是需要門派功勳的,掙得門派功勳最直接簡單的辦法,就是誅殺對立門派的弟子。於是,在有心人的推動下,一個反明教的聯盟發起了。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武當山上,清淨了許多。幾乎所有略有小成的後輩弟子,都隨著七俠,去湊一份熱鬧。這次的六大門派,名義上是少林、武當、華山、昆侖、峨嵋、崆峒,而實際上,牆倒眾人推,真正的實力,還遠不僅此。華山上了,五嶽劍派,同氣連枝,泰山、嵩山、恒山、衡山也就一個不拉,全體上陣。昆侖來了,相鄰的天山劍派、靈鷲宮,又怎會不放過這個機會?西域雖然廣大,卻人煙稀少且又貧瘠,明教太過強勢早已在西域積累了太多的敵對情緒。其餘的丐幫、青城派、雪山派、邙山派,雖然高手不多,卻也來湊了個分子。據說,臨安趙宋朝廷,也將派出一隻人馬,負責圍剿明教。據說,魔門、劍齋、雙龍幫、梁山的傳人也將出現在反明教聯盟之中。
明教,誰叫它是那麼強大,已經威脅到武林各派,甚至是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