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園林的藝術特色與公共屬性(1 / 3)

中國園林的藝術特色與公共屬性

特稿

作者:孟兆禎

摘 要:揚州在創造風景園林文化方麵,饒具特色。一個特點是創造自己的藝術特色,用護城河和壟地的水溝改造成含豐富水景的瘦西湖;第二個特點是公共的屬性,揚州的瘦西湖是一個公共遊覽地,它具有為公眾服務的一麵,“內聚外張”,需要兼顧成為化私為公的公共遊覽地。

關鍵詞:揚州;園林;藝術特色;公共屬性

Abstract:Yangzhou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creat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ulture. One characteristic is to create its ow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ts city moat and field ditch were transformed into Slender West Lake which is rich in waterscape. The second characteristic is its public attribute. Slender West Lake of Yangzhou is a public tourist site. It has an aspect of serving the public, so it needs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be a public tourist site.

Key words:Yangzhou; garden;artistic characteristics;public attribute

中圖分類號:TU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5)-01-04(4)

中國從曆史上積累了一個認識——國必依山,就是我們國家必須依靠山水。那麼揚州怎麼根據它的具體條件來依靠山水呢?揚州西北高東南低,它的山叫蜀岡,蜀就是四川,但不是叫蜀岡的,就認為揚州地脈出蜀。揚州原來並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揚州是禹貢九州之一,它在曆史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創造風景園林文化方麵,饒具特色,聞名天下。而閩南的園林,從內地是通過揚州傳過去的,從海上傳過去的。

1 瘦西湖特色與影園複原

揚州西北高東北低,從山到水,有唐代的唐城,宋代的宋城,一直到最後明清時代的城。這些城又附著河,所以它的風景,是根據上述這些朝代的護城河來形成這個瘦西湖的特色。瘦西湖是什麼特色呢?它學西湖,它是有創造性的學。所以在瘦西湖的小金山這個景點就有一副對聯,“借取西湖一角,堪誇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借乎小。”我們現在都是去追求大,什麼大什麼就好,但是揚州不然。揚州有八怪,八怪裏麵有一個鄭板橋,他就講:“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說是文化藝術並不是用尺度來形容的,不是說大就好,小就差,所以揚州就有這個特點。西湖是一個大的湖麵,它的遊覽方式是環遊。而揚州是長河如繩,這個水係因為它是從護城河改造來的。長河如繩,也就是順藤結瓜,一個藤子,從山到水,到某個結點,就形成一個景區,就結一個瓜,所以它的遊覽,是人在水中走,眼睛往兩岸看,就是這幅景觀。而現在在這個基礎上又有點變化,把古代已經被破壞了的水係給恢複了,所以遊瘦西湖能從蜀岡轉到長春橋。

明代有一本傳世的著作,也是世界最老的風景園林著作,大家都知道叫《園冶》,作者是計成。計成在揚州留下了一個作品,就是影園。揚州的根底、根基和中心在“水”,水是揚州的第一,怎麼樣利用這個水呢,他借這個影園來處理。影園的意思,就是水影、山影、樹影,襯托這裏的水。我們一個六幾屆校友叫吳肇釗,做了複原方案。那個時候創造我們專業的鼻祖汪菊淵教授還在世,他審查了方案,認為基本上是符合古代情況的。因為原跡已經破壞了,沒有了。那麼對於這個園子,特別是作為計成能夠留下的這麼一點痕跡,複原是多方麵的,所以在吳肇釗做建築的基礎上,本人把山水這一部分幫他完善了一下,做出一個模型來。這樣右邊這條水是護城河,就是揚州明清城的西邊。本來這個影園是一個沙洲,那麼他再從那個沙洲把水引進來,把這個洲刻成一個園子,然後布置住宅。它的景名也很有意義,他兒子念書的地方叫“一字齋”,因為啟蒙都是從“一”字開始,所以這個影園是充分體現了計成提倡的“巧於精借,精在體宜”。所以本人還是建議揚州市政府,不要把影園作為一個永久的遺址公園,完全可以參考這個方案,再彙集多位專家的意見,進行影園的複原,這對我們中國的文化是很有意義的。根據揚州畫舫錄記載的各個景致,吳肇釗把它們彙在一個長卷裏麵,這個長卷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就是介紹揚州園林。

2 揚州園林的特色分析和啟示

所以這樣說起來揚州園林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創造自己的藝術特色,用護城河和壟地的水溝改造成含豐富水景的瘦西湖;第二個特點是公共的屬性,封建社會是沒有公園的,我們的公園是在民族革命以後才有的。揚州的瘦西湖它雖然不是個公園,但是它是一個公共遊覽地,具有為公眾服務的一麵,也是我們中國公園發生發展的一個階段、一個要素。所以我們就把它的特點,概括為小金山的對聯“借取金山半點,何借乎小;移來西湖一角,堪誇其瘦”,這個文字上可能有顛倒,“移來”“借取”互換一下。另外“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是春天,是高潮。但是本人認為,一年四季的揚州,都是美的。雖然三月下揚州是一個古代的特點,但是本人認為揚州是全年可以遊的,“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這是它的風景特色。所以清代有個畫家叫劉大觀,他曾經講江南這三個城市的特色:“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亭勝。”所以揚州的園林,包括假山,是發展比較早的,比蘇州要早。這個根基就是由於隋煬帝開了這條運河。開了這條運河,使鹽就能夠運輸出去。運出去了,回來的空船,就裝其它地方的物資,特別包括山石。有了山石,才可能造揚州的這些園林。所以開運河對揚州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以鹽經商的這些鹽商,對揚州的文化,也有很大的貢獻。所以整個揚州園林,不是一個人設計造成的,而是公眾博采眾長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