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人的本能,一個人成長到了青春期,接近性成熟,出現性欲和性衝動,是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的正常現象,但是,不少青年人由於缺乏性知識,對自身出現的性欲體驗感到迷惑、恐懼、焦慮,甚至產生罪惡感;也有的則因好奇而盲目追求,以致影響學習、工作和身體健康,甚至導致嚴重的後果。
青年人應該充分認識到,人與其他動物在此方麵的區別就在於人類的性行為受到理智的控製和意識的支配,所以應該懂得用理智克服性衝動。
1、了解性道德的界定
社會的性道德將包括三個階段,一個階段是通過法律體現的積極的製度,例如一些國家的一夫一妻製和一些國家的一夫多妻製。在下一個階段,法律沒有幹涉的權利,值得重視的是輿論。最後一個階段隻注重個人的選擇,不管是在理論上或實際中。
性道德的影響多種多樣,一個男人的、夫妻的、家庭的、民族的和國家的。在某些方麵,性道德的影響可能是好的,但在其它方麵卻可能是壞的。當我們研究某個特定的製度時,我們必須首先考慮以上各種影響,然後才可以對這種製度作出評價。首先研究一下純粹屬於個人影響的,這種影響是基於心理分析的。
(1)自願原則
是以不違反社會公德為前提,不傷自己,不傷對方,不傷後代,不造成精神汙染。
(2)愛的原則
感受與心理感受有機融合,有句名言“性交隻有在結婚的床上才是合乎道德的”。
(3)禁忌原則
遺傳病及家庭倫理道德都有性禁忌要求。製約性道德的手段除法律手段之外,最主要的是依靠傳統美德教育,包括:羞恥感,義務感,責任感,良心感,公德感及貞潔感。
道德約束下的性與愛,追求人類高層次需求的性與愛,才會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迷人的畫、一首醉人的歌、一杯甘美的瓊漿,是人生旅途上的一段美好時光。
2、認識性道德的特征
性道德是社會道德滲透在兩性生活方麵的行為規範,調節人們生理機能與社會文明之間的矛盾,是人們性行為的標準,也是衡量人類兩性關係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
性道德是一種社會形態,它和其他社會上層建築的社會意識形態一樣,有著各自的特點,發揮各自的作用,主要特征如下:
(1)是特殊的規範
性道德所製約的對象比較特殊,製約著人們的兩性關係,是指導自己性生活的行為準則。而兩性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具有感情色彩、最隱蔽、最動人心弦的一部分。其次表現在性道德的製約作用十分敏感,一旦有人越軌,很快就會引起輿論嘩然,人們就會議論、譴責,連親友都感到有失臉麵。
在輿論的壓力下,個人也易於產生良心上的責備。同時性道德規範與法律法規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違反性道德,進而走上性違法犯罪。
(2)有特殊層次性
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性道德的形成有著民族自身的不同特點。如有的民族至今允許一妻多夫的性關係,不認為是不道德。有的民族曾流行抱婚,有的民族仍有掩婚等,都不認為是不道德行為。
對現代文明的正當的異性間的某些交往方式,在某些地區則可能會遭到非議。人類社會本身的多層次性,反映在性道德方麵也出現了多層次的要求。
(3)有一定穩定性
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來說都具有穩定性特點,既使經濟基礎改變以後,原來的上層建築還將穩定地保留一定時期。性道德規範比其他上層建築變化的速度更慢,有著更大的穩定性。
因為改變舊的觀念,需要人們的思想文化、社會風尚和心理結構有一個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比較緩慢的。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封建的道德觀念仍然在有形無形地對人們發生影響的原因所在。
(4)有廣泛社會性
性道德貫穿於人類社會的始終,是與社會共存的。從橫向來看,性道德涉及到社會的每一個成員,到了生長發育期,都要受到性道德的約束,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影響都很大。
3、認識性衝動的產生原因
性衝動本身並不是一件多麼不正常,或多麼可怕的、多麼下流的、多麼無恥的事情。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異性交往中,誰也不可能完全從性本能的衝動中解脫出來。
它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身體裏性激素加速分泌地結果,從生物學角度來說,性衝動是一種生理心理現象,它往往是通過兩種途徑誘發的。
(1)由感覺影響
由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刺激大腦的思維所引起。每當男孩(女孩)聽到會激發性興奮的語言信號,或是看到、觸到異性的性感部位,或聞到、嚐到異性身體上的刺激氣息,或者腦子裏想到有關性的問題,都會通過大腦支配脊髓中的性中樞,而引起性器官的勃起或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