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人盡其用(2 / 2)

時任縣委副書記的孫建設對王端航一直都很滿意,經常在縣委常委會上跟王端航吵架,王端航表麵上表現的虛懷若穀,並不處理孫建設,但是暗地裏卻剝奪了王端航的權力,除了讓孫建設分管農業工作之外,什麼實權都沒有再給他。

孫建設後來也發現王端航在礦山、土地等方麵不太幹淨,而且還在縣裏大搞山頭主義,孫建設實在看不過眼,還去市委告過幾次王端航的狀,但是由於孫建設手裏並沒有拿到王端航的什麼實際證據,再加上衛斯年當時很青睞王端航,所以他告了幾次狀也沒有取得效果,王端航也因此更加排擠他,他的權力也就進一步的被架空了。

陳慶東還了解到,孫建設是1957年出生的,此時已經快要五十歲了,按照黨員幹部52歲一刀切的規定,孫建設用不了幾年就要退二線了,他再往上升一步的可能性已經幾乎沒有了。

不過,孫建設卻並沒有因此而消極工作,反而像是為了把握住最後的幾年工作時間一樣,十分勤奮,在他分管的農業領域還做出了不錯的成績!

這在農業普遍疲軟的大環境下,孫建設在農業領域取得的成績就更是難能可貴了!

因此,陳慶東在了解了孫建設的這些情況之後,便準備重用孫建設。

其實,陳慶東也知道,像孫建設這樣認死理,不怎麼懂得變通的老幹部,如果給與了他重要的權力,他就有可能會在工作中給自己造成阻礙,自己想要推行什麼政策,他覺得不行,便硬是不同意,到時候也夠自己頭疼的。

但是,對於陳慶東來說,在他初到南武,準備立威拿權的時候,身邊有孫建設這麼一個既是老資曆,又是硬骨頭的幹將,絕對會在某些十分棘手的問題方麵取得很好的效果!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孫建設既可以是他的長矛,又可以是他的盾牌。

就比如取消這次的公推、公選人事改革製度,陳慶東就準備借借孫建設的力。

陳慶東見闞繼軍他們都不說話,便主動問道:“姚部長,咱們縣推行這個製度以來,效果怎麼樣?”

姚興臣大約已經明白了陳慶東的意思,但是他作為組織部長,為了推行這個製度已經花費了許多的心血,不忍心被陳慶東否決,所以便拿捏著火候說道:“陳書記,說實在的,咱們縣裏推行這個製度已經半年多了,效果肯定是有一些的,但是弊端也不能避免。實際上,咱們縣作為一個試點推行這個製度,也就跟當時咱們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一樣,鄧公不是也說過嗎,咱們這就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些彎路,或者是出現一些錯誤,也是在所難免的。”

陳慶東卻輕輕搖了搖頭,說道:“鄧公說的這句話自然是真理,但是鄧公還說過這麼一句話:改革不是瞎折騰。”

陳慶東的這句話略微重了一些,姚興臣白淨的麵容立刻變得有些發紅,而且還把雙臂抱在了胸前。

略懂一些心理學的陳慶東知道,一個人突然抱上了雙臂,其實是在做一個防禦的措施。顯然,姚興臣對他有些不滿意了!

陳慶東知道,他有市委書記和市委組織部長的支持,如果他強行否定這個政策,絕對沒有人能夠阻止他。但是他不想一到南武來就表現的太強勢,以免激起了這些人的逆反心理,就算是他們不敢正麵跟自己衝突,但是陽奉陰違,在背後不配合自己工作的話,也是一件麻煩事。

所以,陳慶東還是希望跟他們這幾位縣委常委能以一種溫和的方式相處,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被動消極的接受自己安排給他們的工作。

鍾永明這個時候出來和稀泥了:“我認為吧,這個製度肯定是有好的一麵,但也肯定是有壞的一麵,就更任何事都是一般雙刃劍一樣嘛。至於這個製度在咱們這兒是好的方麵多一點,還是壞的方麵多一點,那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對吧?”

鍾永明的這番話其實說了跟沒說一樣,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表達出來什麼觀點,但是在鍾永明說了這番話之後,原本略有些緊張的氣氛立刻緩和了不少。

這就是和稀泥的效果!

雖然按照傳統的觀念,對於那些和稀泥的人,給與的評價往往都是很低的,因為在傳統的觀念中,和稀泥的人往往會被認為是沒有立場的滑頭。

但是陳慶東並不是一個人雲亦雲的人,他倒是覺得在身邊有這麼一個會和稀泥的高手倒是也不錯,在很多時候,這樣的人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陳慶東對鍾永明也愈加滿意了。

陳慶東便也順著鍾永明的話說道:“鍾主任說得對,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

這時候,又想起了敲門聲,應該是孫建設到了。

陳慶東便道:“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