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東便在心裏對呂長鬆貼上了一個可拉可打的標簽。
接下來,陳橋鎮的紀檢書記尹祝山,組織委員陳飛等,以及另外幾位副鎮長盧敏、張啟泰和陳露也接連發表了講話。
相比於前麵發言的幾位,他們幾個人的發言都可謂是中規中矩,話都沒有說太多,內容也都是空話、套話的官樣文章。
隻有陳露在談話的時候,除了表示忠心之外,還給陳慶東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希望陳慶東能夠給陳橋鎮弄一輛班車,方便那些家在縣城的同誌們交通方便。
陳露的這個要求提出來之後,立刻得到了一片歡呼聲,看的出來,大家對這一點,是向往已久了!
從他們這些人的講話裏,陳慶東沒有聽出來什麼傾向性,自然也就沒有辦法提前給他們貼標簽。
不過,陳慶東也知道,陳橋鎮除他之外的真正核心人物,或者說,真正可以翻起些浪花的人物,也就隻有吳振山、呂世靜、呂長鬆,再加上一個在省城做手術還沒有歸來的張仲德這麼寥寥幾人罷了!
而尹祝山等黨委委員其實都不過是“舉手委員”罷了,而像盧敏、張啟泰等人,雖然都是副鎮長,但是如果沒有那幾個核心人物所接應的話,光憑他們幾個,是翻不起來什麼浪花的。
所以,最關鍵的就是把這個核心人物的管理好,隻要能把他們的位置安排好了,讓他們能夠踏踏實實的為自己效力,那麼陳橋鎮的大局也就穩定了!
對於陳露提出的那個要求,陳慶東由於在鄉鎮待過這麼久,所以也非常有感觸。
他知道,在陳橋鎮的工作人員中,有很多人都是在縣城裏住的,所以他們就需要每天在縣城和陳橋鎮兩地往返,雖然這段距離隻有十五六公裏,但是對他們這些人來說,尤其是女同誌們來說,交通一直都是個讓人頭疼的大問題。
在當今的條件下,開私車上下班是不現實的,其實,能夠擁有一輛摩托車,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就已經是挺不錯了,還有很多條件較差的家庭,連摩托車都買不起,便隻能以自行車代步。
但是對於注意形象的女同誌們來說,她家裏就算是能買得起摩托車,她也不會騎的,一來是不安全,二來也是對形象有損,因為摩托車,似乎天生就是給男人騎得。
而騎自行車上下班,三十多裏路,也至少需要一個小時。
如果不想開摩托車,也不想騎自行車,那就隻有每天乘坐公共汽車。不過,這也有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公共汽車的發車時間不準時,總是湊夠了一車人才開,有時候為了等夠一車人,一個多小時才會發一輛車,這就很耽誤時間。
第二個問題則是錢的問題,從縣城到陳橋鎮,單趟就要三塊錢,如果一天來回一次,就是六塊錢,一個月下來,哪怕是除去四天假期,那還需要一百多塊錢!
而實際上,在行政工作,幾乎是沒有“星期六、星期天”的說法,“雙休”更幾乎是天方夜譚!
因為在鄉鎮,黨政軍民學,工作整天忙得不可開交,大家幾乎都是“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一年到頭幾乎沒有個休息的時間,甚至連國慶節和春節的時候,都要輪流值班!
在這種情況下,又因為大家的工資太低,一般的科員,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六七百塊錢,比陳慶東剛上班那會是漲了一兩百,但是物價也在以超過工資的漲幅飛漲啊!
所以,一個月一百多,甚至小兩百的公共汽車費就是很多人的一個很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