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宋思聰本傳(1 / 2)

宋思聰的人生可以從三十歲起劃分為兩個部分,三十歲之前他可以說是碌碌無為,而三十歲之後則漸入佳境。

就像夏銀星認為,見到李明星之後自己開始轉運一樣,宋思聰也認為,從十七年前見到趙淮南那天起,自己開始轉運了。

在見到趙淮南此之前,宋思聰是個小富二代,天賦普通的低水平球員,別人眼中的紈絝子弟。雖然自己的生活還算瀟灑,但是他總是感覺到有一些壓抑,那是一種無法實現自己夢想和得不到別人尊重的挫敗感。他曾經不止一次的聽到別人在私下裏議論,說他能夠進球隊踢球肯定是使了錢了或者是走了後門,不然足校裏那麼多水平比他高的人都沒球踢,怎麼他就能這麼簡單就能進了球隊裏。

而事實上他能進職業隊踢球,還真沒有用托關係使錢這些手段。雖然他父親確實有這方麵的想法,但是在他行動之前,宋思聰已經用自己的方式成功拿到了這張職業足球門票。

宋思聰在17歲的那一年,用上門自薦的方式,走遍大江南北一家一家俱樂部去參加試訓,從華超、華甲到華乙,幾乎所有的俱樂部他都跑遍了。這其中有些俱樂部直截了當拒絕了,有些暗示隻要繳納一筆讚助費就可以讓他加入球隊。那個時候17歲的宋思聰還是有理想的,他覺得自己有能力在足球上取得成功,所以對這些讚助費的要求沒有理會,而是決定離開,去尋找能夠欣賞自己才華的俱樂部。

最後,有一家華甲俱樂部的教練看中了他,這位老教練很欣賞宋思聰在場上表現出來的鬥誌,認為擁有這樣積極態度的球員肯定會比別的球員成功,於是他將宋思聰招進了自己的球隊。

宋思聰踢球確實有一種拚命三郎的氣勢。和很多將踢球視為賺錢工具的球員不同,他生活無憂,是真心喜愛這項運動,因此在場上總是比別人鬥誌昂揚。俱樂部也很看中他這種特質,希望能夠將他培養成拚搶積極的防守型中場。那時候,得到俱樂部重視的宋思聰對自己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然而宋思聰最終沒能成長到俱樂部的預期。他的態度很積極,這點大家都能看到,但是他的天賦確實一般,鍛煉了幾年進步一直不大。雖然教練很喜歡他,也給了他不少機會,但是能力不足的他沒有抓住這些機會。到了最後他成了球隊的邊緣人,偶爾球隊傷病太多他才能撈到一兩場上場機會,大部分時間都在預備隊廝混。

後來球隊變動,欣賞他的那位教練離隊,他也被球隊交易到了其他俱樂部。輾轉加盟了多隻俱樂部之後,最後他流落到了乙級聯賽才算穩定下來。此時他的雄心壯誌已經被殘酷的現實消磨得所剩無幾,不得不開始考慮其他出路,這才有了後來想要轉型教練,找到趙淮南這裏谘詢留洋經驗的事情。

宋思聰的求學之旅剛開始也並不順利。雖然他得到了趙淮南在歐洲人脈的幫助,讓他完成了專業知識的係統學習,也順利加入了一些俱樂部成為了助理教練,但是他做出的成績總是得不到認可。其實他的工作完成的也算中規中矩,和他的歐洲同事相比並沒有相差多少,但也許是華裔這個特殊身份,他總是被額外對待,所做的工作經常被格外挑剔。在這種隱形歧視之下,宋思聰的成績又沒有非常突出,導致他得到的評價常常低於實際。

因此宋思聰在歐洲的工作也艱難起來,就如同球員時代一樣,他不得不在各個聯賽的俱樂部之間輾轉流浪。雖然非常努力的不斷學習和提高,但是總是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導致他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和踢球時候一樣,也沒有做教練的天賦。

其實這段經曆對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段近乎流浪的經曆中,他一直不曾放棄努力學習,每到一地都會對這個國家聯賽不同的足球風格進行自我解析和理解,各個聯賽舉辦的各種教練培訓班更是從來不曾落下。這讓他的眼界異常開闊,積累的經驗非常豐富,為他以後的執教生涯打下了非常雄厚的基礎。

很多教練其實都是這樣,一點一點的學習和積累,不斷的提高,默默的等待屬於自己的機會。隻不過宋思聰的經曆格外艱難而已,別人能夠按部就班的一點一點升級,他卻不得不在各俱樂部之間輾轉。

三十歲之後,宋思聰開始轉運了。

和球員時代憑借積極的態度贏得了教練的賞識一樣,教練時代的他也因為自己的勤奮努力贏得了一位教練的好感。這位教練雖然在歐洲並不是最頂級的那一群教練,但也是頂級聯賽中的常客,學識淵博,經驗豐富,對足球的理解非常深刻。當然宋思聰遇到他的時候,他已經逐漸退出了主流聯賽,隻是執教一隻英冠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