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藝術運動中建築及室內色彩表現
理論
作者:許琳
摘要:世界現代設計史對現代設計影響深遠而有意義。他不僅讓人們看見了前人的設計思維及設計作品。更為我們的今後的設計指引方向。新藝術運動的發展曆程讓我們看到了不同國家在同一時期的對新藝術的理解和表現。崇尚自然。排斥古板和直線。以及對維多利亞風格的極端反感。讓新藝術運動順利地產生和發展開來。
關鍵詞:世界現代設計史、新藝術運動、自然、曲線
現代設計史從19世紀下半葉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開始到後來的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再到工業設計的頂峰包豪斯的設計學院,現代設計史包含了整個歐洲大陸的藝術發展和繁榮的過程。在漫長的現代設計史中,無論在哪個時期都有傑出的設計師和設計作品出現,一個時代形成、發展、到衰落都離不開藝術家的貢獻,他們對藝術的執著和信仰都是對在當下風格的堅持,隻有這樣才成就了各個時期的藝術特點和藝術作品的出現。從霍塔到高迪到再到莫裏斯、格洛佩斯,貫穿整個人類的設計史的大師們讓我們看到了設計的進步和未來。
在現代設計史中新藝術運動隻有短短的15年,雖然時間不長但給人們留下的作品印象卻十分深刻。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開始在19世紀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達到頂峰。新藝術運動興起的原因一方麵是因為普法戰爭的結束,使得歐洲處在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許多新近的獨立國家想躋身世界工業強國的隊伍,在激烈的競爭中,許多新思想和打破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依次出現:其二因為藝術家對大工業時代的不滿和對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的極端反感,新藝術運動也是對前一種藝術風格的推翻產生出來的一種新的表現風格。新藝術運動也是在歐洲和美國同時發生和發展起來的一次藝術裝飾運動,其種類包括建築、產品、家居、首飾、平麵設計、書籍裝幀、雕塑和繪畫藝術等多個領域。新藝術運動在當時的歐洲各國稱為也有所不同,在德國稱為“青年風格派”(Jugenstil),在奧地利維也納被稱為“分離派”(Sezession),在英國被稱為“現代風格”或“自由主義”(Estilo Modernista)。雖然在各國的名稱不同但他們都是提倡一種新的藝術形式的出現。
新藝術運動繼承了工藝美術運動思想和對設計的探索形式,摒棄了矯揉造作的設計風格,提倡使用植物和動物紋樣,采用曲線的、柔美的圖案裝飾,避免使用直線。新藝術運動完全放棄任何一種裝飾風格,提倡自然主義風格,強調在設計中不存在直線,在裝飾上突出表現為曲線、有機的植物形態,而裝飾的動機都來自於自然,從自然中汲取靈感,新藝術運動較少強調曆史風格,但中世紀的自然主義風格也多少影響了新藝術運動的產生。新藝術運動從1895年左右在法國開始,後蔓延到荷蘭、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這次運動產生了大量的產品、建築、室內、紡織品、工藝品等,為20世紀伊始的設計界開啟了一個新階段。
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在比利時,比利時也是歐洲工業化最早的國家之一,在比利時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是維克多·霍塔和亨·利·凡·德·菲爾德。霍塔是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在比利時名聲顯赫,他設計的塔賽爾飯店是典型的新藝術風格的建築:在整棟建築中,到處都是蜿蜒的曲線和弧形花紋,霍塔曾十分迷戀藤蔓纏繞般的曲線的設計風格,建築中牆壁、地麵、頂棚都繪製了大量複雜的曲線紋樣,此外在材質方麵,他善於運用鐵這類材質,他將鐵藝發揮到極致,設計了大量的植物花卉等紋樣,應用到室內的樓梯扶手、柱頭窗台等裝飾設計上。
霍塔設計的另一代表作是自己私宅後被改為霍塔博物館,霍塔博物館也是是新藝術運動的傑出的設計之一,霍塔博物館外觀極其簡樸但內飾設計卻極其動人,室內設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當陽光通過彩色玻璃窗照射到曲線的鐵藝樓梯上進而產生的奇幻色彩,這般耀眼夢幻的色彩為華麗的室內增添了奇妙神秘的感覺。善用自然藤蔓裝飾的室內搭配鐵藝材質的組合,霍塔博物館的產生無疑是新藝術運動的傑出代表。無論是建築外部、裝飾還是室內設計,欄杆、牆紙、地板、陶瓷鑲嵌、燈具、窗戶的玻璃鑲嵌設計等,都可以看出霍塔的設計天分和對新藝術運動所要表現的藝術特點。霍塔博物館的外部色彩設計以淺灰色為主,橘黃色裝飾欄杆和窗戶,室內色彩以米黃色為主,溫馨舒適,鐵藝的樓梯扶手被設計成了植物花卉的紋樣,顏色則是華麗耀眼的金色。整體室內設計風格高貴華麗,優雅舒適,色彩上和諧統一,柔美舒適,外部的建築造型優美,曲線流暢,色彩協調一致,內外設計的都堪稱經典之作,都是新藝術運動的風格的集中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