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他們從未見過,也無法想象的工作態度。
當官是工作嗎?當然是。可以前,這些人,從來沒這麼想過。他們稱自己要做的事情為公務。何為公務?公共事務,公家的事務。公家是誰?皇帝的。
他們不是在工作,而是在為皇帝處理事務。
所以,麵對皇帝,他們小心翼翼。生怕出錯,因此束手束腳。這些事,也不是他們自己的事,因此,隻要不出錯就好。至於成績如何……與他們何關?
反正這天下是別人的,他們隻要不讓皇帝厭惡了就好。
可大漢這些人不同。
那是工作,是工作就有人做。而且隻要是工作,就絕對不會隻有一個人能做。誰能說有些事,這天下就一個人能做,少了這個人,這地球就不轉了,這國家就隻能玩完了?
所以,他們全都很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重點,不管想什麼,拿成績說事。皇帝?皇帝隻看成績,做得好,就繼續做。做不好,有的是人想去做。
個個忙得腳不沾地,跟他們那種扯皮推托……完全不同。
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人都適應不了。也做不來……讓他們憋屈,卻又生不起氣來。因為隻要看過,就會明白,這些人做了多少事情。
剩下的就隻是感歎了:
老啦!跟不上現在的年輕人了!
難怪大漢的百性能有那樣的好日子過,有這樣的官員在,他們怎麼能不過好日子?
當然,有淘汰掉的,自然也還是有些一些,確實有能力的人的。不過,這些人,清一色的,全都是年輕人。
在樂辰忙著前朝事時,七景也沒閑著。除了龍鳳宮的裝修外,她還要將前,前前,前前前皇帝的遺留問題給解決了。
後宮,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不過,在七景他們進宮之後。樂辰就告訴她,“後宮你隨便解決。”隨便解決的意思就是,生死全在她的意念之間。想要誰死就死,不用顧忌任何人,任何事。
於是,她直接下了個命令:將通往後宮的門給封了。不許進,不許出。
管你是前朝的什麼人,皇後還是太後,又或者是妃子或宮女,全都在裏麵乖乖的待著。
當然,七景自覺還是很人性化的。
要麼,留下來養老。當然,想要以前的生活待遇,那是不可能的。得幹活,幹多少活,吃多少飯。不服氣?誰管你。直接把供應一掐,餓幾頓就服氣了。
當然,想要離開也是可以的。咱們不管你是已婚還是未婚,出了這宮門,都可以自由嫁娶。不過,想要離開,得拿錢來疏通關係。子女,或者父母兄弟,甚至於,自己拿錢出來也可以。
想憑白的離開,那不行。不服氣?那就在這裏待著吧!以後這宮裏的規矩也是要改的。什麼主子奴才的,一切都按著新規矩來……
開始的時候,這些人還想著自己曾經是什麼什麼人,一再要找見七景。七景理也不理,直接讓人清點各人財產,不合理的先全都沒收。合理的才讓她們留下。
有人嚷著要見七景,七景理也未理。也有人尋死,還真死了兩個。七景還是連麵都沒露,直接讓人把那兩人的屍體拖了出去。聯係她們的家人,讓人拿銀子來贖屍體。不來,不來就直接全家都抓起來。
理由都是現成的,你家的人在宮裏害了人。把皇後娘娘給嚇著了,不想獲罪,那就乖乖把屍體贖回去。
緊接著就將他們的開支給減了,吃不好都是好的,有的根本就吃不飽。有人拿銀子去買,這到是可以的。七景樂得將她們手裏的銀子全都榨幹淨了。
隻是,沒幾天,她們就明白了。這麼下去,再多的銀子也打不住。
再加上一些新規矩一用上,她們就熬不住了。尤其是那些聰明的,留下來,永遠都沒有出頭之日……所以,但凡有些門路的,都陸陸續續的離開了。
這後宮裏有幾個人,七景還是關注著的。比如那位的原來鳳澡宮裏的皇後,樂辰的生母。再比如,三皇子的妻子。有意思的是,這位三皇子的皇後,居然是第一個要離開的貴人……
自然也有留下來的,那些改嫁不可能,或是家裏已經沒有人的……就全都留了下來。當然,在這種地方,也絕對不泛一些,有心機有野心的人。
等到後宮裏該走的走的差不多了,終於到了九月初九。
登基封後大典,終於開始。
按規矩,這本不該是同一天的。應該是皇帝先登基,再由皇帝寫冊後詔書。可樂辰從來不將規矩放在眼裏,隻可著他的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