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勤者不匱 思者無咎(1 / 1)

勤者不匱 思者無咎

文化

作者:西中文

文化之為物也,不能解餓,不能禦寒,似乎是一個無用的東西。然而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故商有儒商,兵有儒將。毛澤東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當前是和平時期,部隊有充足的時間和充分的條件從事文化建設。因而部隊裏也不斷湧現出文學家、藝術家,當然其中也有不少書法家,河南陸軍預備役高射炮兵師副政委劉世清大校便是其中一位。

劉世清出生於幹部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愛家庭影響,他自幼就對書法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且他是一個性格文靜、內向的人,臨貼習字,他能坐得住,並能長期地堅持下來,這正是一個成功的書法家所必備的素質。在長期臨帖的過程中,世清對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書法經典尤其是帖學一路如王羲之、米芾、王鐸等有廣泛的涉獵,打下了雅逸工致、秀潤華滋的風格基調。世清諸體兼擅,而以行草為主,尤以大字作品,用筆飽滿穩健,舉重若輕,轉折之弊,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世清這為書,無功利之心,唯快樂是求,心不滯於外物,故能得怡然自適、振迅天真之趣。他不會去跟風氣、趕時髦,刻意地改變自己,迎合別人,故其作品能寫出真趣味、真性情。

當然,世清的書法麵貌並非一成不變。對於自己應走什麼樣的書法道路,他有自己的思考,也不斷汲取別人的經驗和教訓。近年來,他覺得自己的作品用筆熱滑有餘而生拙不足,於是便轉而臨習章草,以增加作品的頓挫和節奏感。劉世清悟性很高,又有超乎常人的勤奮,故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臨習,章草寫得像模像樣,轉折提按,頓挫行留,頗得章草回環往複、從容不迫的韻味,而且其行草、楷書也增加了幾分生拙和厚重。

作為一名有著三十五年軍齡的職業軍人,世清對兵法有精深的研究和濃厚的興趣,而且很自然地把兵法與書法聯係起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範疇裏,二者本來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古人常常用兵法的理論來論述書法,劉世清則進一步探索二者之間的內在聯係,從一個更高的層次來把握書法和兵法共通的發展規律。他在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探索了兵法與書法來源,書法、兵法的相互關係,堅持習誦曆代兵法家文論、詩詞歌賦。如今,世清用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來表現上述有關兵法和書法的內容,這是一件前人未曾做過的事情。它不但是一次工程很大的書法藝術活動,也是對我國古代豐富的兵法理論遺產的一次整理和弘揚,也是在新時期重要條件下探索兵法理論和書法理論的一次有益嚐試。因而劉世清的這次藝術活動是非常具有積極意義的。

繼承弘揚祖國的文化傳統,是今天每一個人的責任,而要想做好這件事情,除了需要一定的條件,對個人的素質也有相應的要求,其中勤奮和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兩條。而這兩條劉世清恰好都具備。這就為他的成功奠定了有利的基礎。《左傳》有言:“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而“思者無咎”是柳宗元《敵戒》中的話。我把這兩句話合在一起,送給世清,祝他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繼續勤奮探索,深入思考,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作者係中國書協學會委員會會委員、河南書協常務理事)